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王兴国当然明白,虽然他并不想真正的为李嵩治理国家,但是在官员和百姓心目中建立足够的威望,王兴国还是需要的,换句话说,他可以不去为李嵩办事,但是,李嵩手下的那些官员却必须对他言听计从,这不仅可以让他锻炼如何统驭官员,也可以为他以后顺利的接替这个政权打下一定的基础。

而这些官员,一个个眼高于顶,对于郎中出身的王兴国肯定是不大看得起的,所以难免会在和王兴国第一次会面时,出一些难题让他尴尬,这一点王兴国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即使目前这些官员慑于他的权势而不敢正面同他作对,但难免不在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所以,王兴国必须首先要镇住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真正的产生一种惊惧的感觉,这样能够让自己在皇城减少不少麻烦,反正这些官员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的时候杀掉几个,他就不相信这些人不怕死。

果然,王兴国的这番话暂时的将众官员震慑了,虽然还有那么几个有点不服气,可是看到王兴国那种强硬的态度,都不敢贸然的去做出头鸟,所以一时间,让王兴国尴尬的那种抗衡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的,在诸葛天玉的及时配合下,众官员开始谄声如潮,纷纷对王兴国的战绩赞不绝口起来。

王兴国没有想到过,自己的一番自吹自擂居然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以前李嵩的信中,以及昨天李嵩的讲述中,是王兴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些官员都是一些视死如归的反对派,为了他们自己支持的人,他们可以在殿上血溅当场,为此,王兴国在来时的路上反复考虑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在他的印象中,这种人是最难对付的,除了将他们杀掉之外,似乎没有太好的方法,所以,王兴国已经做好了在皇城中公开招聘官员的准备了,可是他没想到,这些官员的骨气比他想象中要软得多。

既然对方服软了,王兴国也不宜过分的紧逼,所以,在如潮的赞誉中,王兴国面带微笑的抬了抬手,将众官员的赞扬声压了下去,然后继续开口说道:“看到大家的反应,让本王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本王今天的这番话,以免以后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好了,开场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既然来了,就让我们开始工作,现在,你们按照顺序将你们负责的事务向本王汇报一下吧。”

说到具体事务,三省六部中最繁忙的当属尚书省了,虽然经过刚才王兴国的一番威逼,尚书令黄文万显得对王兴国没有那么仇视了,但那也绝对不是说,他已经彻底的归顺了王兴国,王兴国要想彻底的统驭眼前这些官员,恐怕仅仅凭借高压政策是不行的,就像眼前一样,听到王兴国问起具体的事务,黄文万干脆就把眼睛一闭,对王兴国来了个不理不睬,反正上有中书省还没有汇报,下有自己手底下六个尚书还没有出声,王兴国不会那么巧,单单点着自己回答吧,虽然不敢在明面上反对他,但自己用这种方式表示一下抗议,他总不能找到自己的毛病吧。

可是他没有想到,王兴国就是想要在这里找他的毛病。

在昨天的宴会上,王兴国就感觉到这个黄文万有些问题,如果不是同两个皇子有特殊的关系,没有官员会冒着抄家杀头的罪名和自己的仕途来冒险同自己这个王爷作对的,以他当时对自己的态度来看,根本就不是那种轻蔑的、自大的心理,给王兴国的感觉,那纯粹就是一种敌视,一个同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会这么敌视自己,那么他的背景就不用多说了。因此,在那个时候,王兴国就产生了拿他开刀的想法。只是,在刚才的场合,黄文万并没有让他抓住任何把柄,所以他还以为当时自己的感觉有问题,然而看黄文万这个时候的态度,还是让王兴国重新开始考虑他的那个决定了。

对着旁边的甲一耳语了一阵,然后他转过头来,装出不经意的样子开口问道:“尚书令王大人,皇城已经闭关将近半年了,各项收入情况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因此,本王想知道现如今国库的情况如何?”

黄文万爱理不理的睁开了眼睛望了王兴国一眼,然后不情愿的开口答道:“关了半年城门,肯定会让国库空虚的,现如今国库已经没有多少存余了,我刚才正想汇报这件事情,既然王爷问起来了,就一并说了吧。如今的国库只能再坚持半个月了,如果不能及时地想办法,我们将没有一两银子可以支出。而且,目前皇城的情况非常糟糕,本来二十钱一斗的大米,现在已经变成了五两银子一斗,所以,即使王爷能够在半个月之后能够运来银两,恐怕也不能解决皇城的危机,毕竟银子不能当饭吃,而我们的余粮,也仅仅够全城的人使用一个月的了。”说到这里,他的眼中不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

看到他这个样子,王兴国的心中不由得腾起一丝怒火,但是他知道,目前他还不能发火,黄文万这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如果自己不能顺利的将这个问题解决,那么自己在众官员心中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到那时候,恐怕自己只能由高压手段来管理他们了。

其实这种情况,王兴国早就有所准备,事情很明显,诺大的一座皇城,每天的粮食消耗肯定是非常惊人的,而李嵩只会一味的闭关防敌,而不顾商业的流通情况,肯定会造成缺粮少物的结果,所以,虽然黄文万提出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但早有准备的王兴国还是庆幸自己能够事先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