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全家逃荒:我靠农科院富甲一方 > 第176章 雨后,种田时节,下田插秧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雨后,种田时节,下田插秧啦

项青州亲手打造的铁锤,比成人的拳头还要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有了铁锤,打造铁器也就方便了很多。

“爹,你这是学有所成啦!”

“那是当然!”

不仅学有所成,还现学现用!

归来之后,项青州也开始自己打造铁器了,先做的是两口铁锅,一口做饭,一口做菜,然后是做农具……

二月初,全村都是叮叮当当的声音,打铁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村子仿佛就是一个打铁的基地。

在有了铁制的农具之后,村民在土地的开拓上,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了工具,速度自然就快了!

项家60亩的土地,也不急着一口气开耕完,先开一部分,播撒种子,进行育苗。

最近天气不错,隔三差五下雨,对播种育苗有很大的帮助。

不少人家没有种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播种育苗。

没有种子,只能等了。

等别人种植有收获了,以后拿点东西去跟别人换种子。

如此,家里没有种子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就是前期得熬!

现在这个阶段,种子那么珍贵,肯定是没法拿东西来跟别人换种子的——人家自己的种子都不够种呢!

很多手上有种子的,种子却也没多少,但有总比没有的强。

至少,有了种子,可以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

总有一天,会越积越多,到时候,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没种子的事了!

毋庸置疑,项家的种子是全村最多的,主要是以前都藏包袱里,人们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种子,现在拿出来——人们都惊讶:你们家怎么那么多种子?

项青州笑着说,当初出门的时候,除了衣服,他们带得最多的,就是种子了。

对此,人们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人们没怀疑,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播撒“高产稻谷”的种子了。

种子播下之后,就开始期待了,期待种子生根发芽,能够育出青葱的禾苗。

只是几天时间,村里有种子的都把种子种下了,然后继续开拓自家的土地。

地里,每天都有劳作的身影,人们带着期待,拿着农具,一点一点的开耕着脚下的土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子慢慢进入了人们所熟悉的节奏。

没有种子的,当然也有事情做:

继续修缮房屋,整理院子,做家具,打铁器,开耕土地,或是到周边去寻找能吃的东西,甚至是去打猎……

为了生活,大家都在忙碌,手中总有可做的事情。

偷懒?

那只能一辈子吃树皮、吃草根了。

抽了个时间,项青州给项晓禾做了根鱼竿。

项晓禾拿着鱼竿,也便开始去河边钓鱼了。

卢洵经常隔三差五的去钓鱼,见她有了鱼竿,也就与她组队去钓鱼,还给她指导,说怎样怎样容易钓到鱼。

项晓禾对此表示感谢。

在有了鱼竿之后,项晓禾经常能够钓到鱼。

有时候,钓的鱼多,还会分给隔壁的邻居。

家里现在有锅了,也就能够光明正大的煮东西了,不用再担心别人的怀疑了。

不过,这些锅具,也只是摆出来做做样子,项晓禾下厨还是在空间的“家”里!

毕竟,“家”里的锅具更好用呀!还是用电的,多方便啊!

这样,还能给家里省木柴呢!

在发现周边有诸多的动物之后,村里不少人经常去打猎。

项晓禾也是时不时地去捉一些山鸡、野兔之类的回来,甚至偶尔会捉一些体型比较大的!

这些体型大的,抓一只回来,能吃好长一段时间呢!

不过,随着村民经常去打猎,动物也不断地进行迁徙,这样一来,渐渐地,猎物也就不好打了。

像野牛、野马、角马、斑马等这种群体动物,就迁徙去了更远的地方,人们想要找到它们,就得走老远的路,一天还走不到的那种!

之前它们待的地方,对人们来说,不仅一天能走得到,甚至还可以一个来回。

很显然,它们在有意地远离人类。

人类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威胁!

对此,项晓禾也很无奈。

他们在这里的出现,影响了曾经的生态平衡。

只是短短几个月,周边的动物似乎都跑光了。

当然,动物也不是真的跑光了,就是没那么好找了,这就增加了人们打猎的难度。

不知不觉,种下的种子,发芽了,长出了青葱的禾苗。

禾苗渐渐长高。

一场大雨过后,大家挖出的田里都蓄满了水。

地面本来是平坦的,要做田,肯定得往下挖,挖成一块块浅浅的“鱼塘”,下了雨,就有了蓄水的能力,然后利用农具把其中的泥土捣成碎泥,“田”就形成了。

这时候的禾苗,已经长得差不多了。

村民们也都高高兴兴地下田插秧了。

遗憾的是,每家的禾苗都不多,就没几家能种出一亩以上的。

当初播撒种子的时候,项家也不敢种太多,但育出的苗,却也能够种两亩的田!

这是村里目前最多的了!

很多家种子育出的苗也就够种几分田而已。

种田插秧了。

长这么大,项晓禾还是第一次下田插秧呢!

当然,原主的记忆里,有关于插秧的信息。

而且,她是学农的,虽然没下过田,但也见过人家是怎么插田的。

所以,插田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一家四口,全部下田插秧,项晓禾还挺激动的。

终于可以体验一把种田啦!

撸起裤管,拿着秧苗,下到田里,弯着腰,按着一定距离,一个“穴”一个“穴”的插过去。

当然,这个“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每个“穴”的禾苗,也不是一棵,而是几棵。

开始的时候,项晓禾也不是很能把握好秧苗与秧苗之间的距离,总是要参考父母与奶奶插的。

插了片刻,也就进入了状态,仿佛闭着眼都能把握好这个距离。

距离太近,影响以后秧苗的成长。

距离太远,额,倒也没多少影响……毕竟,他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田地。

缺的,是种子,是禾苗。

以前,人们都是为了让一亩田地能够种更多,才尽可能控制距离,不远不近。

这样,在确保能种更多的情况下,又不影响生长。

一天不到,两亩的田,就插完了。

“欧耶!”

“插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