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八章

职工大院的另一边,罗春燕也在家里张罗着收拾行李。

这还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是去浙江那么发达的城市,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恨不能翻箱倒柜,将自己所有好看的衣裳都翻出来试穿一遍。

家里只有两室一厅,六七十个平方的房子,一家五口人根本不够住。

在罗春燕爸妈生了她和妹妹以后,没过两年又生了一个弟弟,刚好生完她弟弟后,国家就开始在七九年施行独生子女政策。

罗春燕她爸妈为此还庆幸了很久,说这个儿子是上天赐给他们的。

罗春燕那时候听了,也只是撇撇嘴,什么话都没说。

那个年代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很正常。

好像不生个儿子,就后继无人了似的。

可你也不想想,你自己是有皇位要传承吗?非得生个儿子?

到头来,还不是要靠她这个长女早早地赚钱,帮着补贴家里。

刚开始弟弟小的时候,跟着她爸妈睡一个屋,罗春燕还可以和妹妹住一间房,可等弟弟也长到七八岁时,总不可能三姐弟挤在一间房吧?

于是罗春燕爸妈愣是想了法子,把靠近阳台的那两个平方打通了,和原本的卧室用一堵挡板隔开,做成两间六七平米的小卧室。

罗春燕和妹妹就住上下铺,弟弟在隔壁自己住一间,因为房间实在太过狭窄,除了摆下一张床和一个小柜子外,就还能摆下一张做作业的小书桌。

此刻弟弟妹妹都在做作业,罗春燕为了不打扰他们,就把妹妹轰到了弟弟那边去。

她自己则臭美地试了这件又试那一件,试来试去,总觉得一件都不满意。

女孩子的身量,一般从来了月经过后,十三四岁就不怎么长个头了,顶多往胸和屁股上长点。

罗春燕十五岁时一米六,现在十八岁了,还是一米六。

所以,她也已经差不多两三年没有买过新衣裳了,柜子里的裙子,都还是以前的旧款式,洗得都发白了。

而且很多穿不了的,短了的,还得用缝纫机再改一改,拿给二妹穿。

最可怜的就是二妹了,从小到大,基本都是捡姐姐的旧衣裳穿,顶多过年或是过生日的时候爸妈能给买一件新的。

罗春燕很心疼这个妹妹,但却对从小被爸妈惯坏的弟弟不太喜欢。

此刻罗二妹小脑袋趴在门边,看着姐姐把柜子仅有的几件看着还算齐整的裙子拿出来,翻来翻去的试穿,便问道:“姐,你不是只去两天就回来吗?带这么多衣裳干啥?”

罗二妹一直很想要姐姐那条蓝白碎花的连衣裙,可惜她现在还太矮了,穿不了。

或许是生她的时候家里不太宽裕,她妈也没怎么吃得上营养的东西,每天又要在工厂上班,挺累的,所以罗二妹的个头很是瘦小,愣是比姐姐矮了五厘米,看着就营养不良的样子。

可她已经十四岁了,早就来月经了,恐怕身高也不会怎么往上长了。

这也让罗春燕更加心疼自己的二妹。

罗春燕叹道:“我这次是和纪伯伯家里的挽眉姐姐一块儿去,姐总不能穿的太寒碜吧。”

罗春燕和纪挽眉同岁,两人小学初中都是同学,罗二妹自然也熟悉。

罗二妹喔了一声,扬着脑袋道:“真羡慕挽眉姐姐,长得好看,漂亮裙子也多。”

罗春燕便道:“二妹乖,在家好好学习,等姐这次从浙江回来,也给你带一条好看的裙子回来。”

“真的吗姐!”罗二妹顿时笑起来。

就在这时候,隔壁屋子的罗春杰跑过来,做了个鬼脸,趾高气扬地道:“去浙江有什么了不起,等我长大了,我要去北京,去天安门!”

罗春燕瞪了他一眼,训道:“滚回你的屋子做作业去!”

“略略略。”罗春杰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赶在独生子女政策前‘抢生’的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宝贝儿子,所以在家里,爸妈都很惯着他。

有什么好吃好穿的,第一个都是先紧着他。

于是也就给罗春杰惯成了熊孩子的德行,又没有礼貌,十分不讨人喜欢。

要不是自己的亲弟弟,罗春燕才懒得管他呢。

最后,罗春燕就挑了那件二妹也很喜欢的蓝白碎花裙子,想着到时候是要去市场进货,可能要搬东西什么的,罗春燕想了想,又塞了一条黑色的绵绸裤子进包里。

也想到到时候上了火车,得做十几个小时,肯定是要饿肚子的,罗春燕便打算蒸一笼馒头带上,再煮几个鸡蛋,自己和纪挽眉两个人在路上吃,应该就够了。

最后,她谨慎又再谨慎地,把自己这些年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五十块钱,贴着最里边的内侧包放好,还有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物品。

如此这般打包好后,罗春燕才收拾了床上扯得乱七八糟的东西,起身去了厨房做晚饭。

晚上罗春燕的父母下班回来,顺道去晚间菜市场买了些快要蔫掉的打折菜回来了。

一进屋,罗春燕的妈就道:“春燕,明天就要去赶火车了,你东西收拾好没有?”

“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也不多,就那么一个编织包。”

罗春燕妈看了一眼,见到罗春燕已经煮好了,用一个塑料口袋装着的馒头和鸡蛋,不乐意地撇嘴:“你不是跟着纪挽眉一块去吗,她都说了食宿侧车票都给你包了,你咋还要自己带东西?”

“你当鸡蛋不要钱啊!一装就装那么多个?”

只一眼扫过去,罗春燕起码煮了十个鸡蛋,一个鸡蛋七分钱,十个就是七毛钱呢!

罗春燕对于自己老妈的斤斤计较很难过,道:“人家纪挽眉给我买了车票,我拿几个鸡蛋怎么了,总不能我什么都占她的便宜吧。”

“你是去给她打工的,她既然要聘请你,带你去外边进货,自然要事事都给你包齐了。你上我们厂里问问,哪个员工出差不是一切衣食住行都给报销的?”

罗春燕爸爸罗勇落后几步进屋,听了他老婆的叫嚷,沉着脸道:“行了,少说几句吧。几个鸡蛋而已,煮都煮好了,就带去吧。”

罗春燕她妈这才不高兴地闭嘴了。

这次的事情,罗春燕能说服她爸妈,其实还多亏她爸。

也不是说她爸就多么支持她,而是因为罗勇知道,这事纪厂长是支持的,否则纪挽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从盘店装修到进货,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哪儿来的门路?

既然是纪厂长首肯了的,那么这事就多半能成。

而且,就算到时候那店子生意亏本了,或是做不下去了,自己女儿去给纪厂长女儿打工,浪费了时间,拿不到工资,他也有理由去纪厂长要个说法。

到时候,凭着纪厂长的为人处世和职权,就算为了安抚他们,也会给罗春燕在厂里安排个好一点的工作。

这么算下来,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吃亏。

而且罗春燕说,纪挽眉还答应按照每个月的流水销售额来给在工资以后算提成。

这一点也挺诱惑人的。

罗勇毕竟是个男人,眼光不比家里婆娘,只能盯着那仨瓜俩枣的那般短视。

照他看,那杂货铺既然是纪厂长亲闺女开的,县上怎么都有人回去捧场照顾生意,既然有人去照顾生意,那流水销售额还会少吗?

既然不少,那罗春燕能拿到的提成也不会少到哪儿去,算下来,工资说不定还真比进厂子高。

其实罗春燕她妈还有个不为人知的想法没有说出来。

她想的是,到时候等纪挽眉去省城上学了,店子里就她女儿一个人照看,纪厂长平时日理万机,哪里兼顾的过来一个小小的杂货店。

那到时候她偶尔上那儿去打打秋风,往家里拿点什么酱油盐巴的,岂不是轻而易举,反而这种东西,多点少点又不会有人知道。

罗春燕根本不知道她爸妈各自的算盘,总之,她只觉得自己待在这个家里,无比的窒息。

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一次,自己终于能离开这个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罗勇走到阳台那,抽了会儿烟,把罗春燕叫了过去。

“爸,什么事啊?”罗春燕以为她爸还要嘱咐她什么。

结果她爸从口袋里摸了五块钱出来,递给罗春燕:“虽然这趟出去,不用你自己买车票,但是为了预防万一,还是带点钱比较保险。爸爸能给的也不多,这个你收好,带着吧。”

罗春燕看着她爸给的五块钱,眼圈默默红了,接过来,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一大早,罗春燕就起来收拾了。

她爸妈也要赶着时间去上班,出门的时候,罗春燕看见她妈在关心她弟弟吃没吃早饭,然后又转头将她二妹骂了几句,她爸则眉头紧锁的样子,匆匆穿鞋开门。

根本没有一个人关心她,第一次出远门,是否贮备妥当,是否要注意安全。

罗春燕心头一叹,提着包,毫不犹豫出了门。

出了那个家门,心情瞬间轻松起来,沉重一扫而空。

外面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新的世界在朝她招手,罗春燕仰头一笑,提着包,直接去了纪挽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