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枭雄大佬为她当宠妻奴 > 第367章 时光飞逝,两年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7章 时光飞逝,两年后。

第三百六十七章

花落花开,春去秋来。

时间飞逝,岁月在历史这辆巨大车轮的推进下,匆匆往前迈进。

一九九一年,夏天。

转眼间,已是纪挽眉入读华东大学的第三年。

这一年,她二十一周岁。

此时距离她大学毕业,已经只剩最后半年。

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是纪挽眉创办起来的,属于自己的服装设计品牌。

沿用了她之前实体店铺的名字,服装品牌的系列名叫‘东方之韵’。

这个服装品牌初始创造地,就在华东城,这个南方的大省会。

‘东方之韵’最开始时,主要做国风旗袍和中端成品女装,后面会渐渐往童装和男装方面覆盖。

在纪挽眉的创办最初计划中,是暂时没有打算自己建厂,所以她找了一家工业技术做得比较好的制造厂,与自己做合作。

既为工厂帮她代工生产,纪挽眉和她这边的团队出设计稿和店铺经营管理。

这种模式,上辈子最开始的时候,她也做过,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算是驾轻就熟。

因为有了之前纪挽眉在华东的‘贵太太’圈子里做定制旗袍的良好口碑,再加上有蜀绣传人宋奶奶的大力支持,纪挽眉的这个服装品牌创建的还算比较顺利。

在经过大半年的筹备期后,她在华东的市中心,有了自己的第一家服装品牌直营销售店。

紧接着的年底,纪挽眉又乘势而为,在华东的另一个新经济开发区盘下了一家分店。

这两年间里,纪挽眉和雷霆军保持着每个月见一次面,每周通一次信的频率,彼此维护着对对方的感情。

纪兴国大抵是知道,他们有私底下在联系的。但他现在倒也没有之前那么反对,有那么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意思。

只是他明面上仍然没有松口答应,还是那句老话,一切都要等纪挽眉大学毕业以后再说。

不过这在纪挽眉看来,已经很好了。

反正最难熬的两年,她和雷霆军都度过来了,现在还剩半年她就要毕业了,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当然,在这两年期间,纪挽眉创办服装品牌的代工厂,雷霆军也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不论是行动上,还是资金上。

就跟纪挽眉当初支持他接下平东市的西区开发工程一样,身体力行的支持。

在纪挽眉跑代工厂,和那些工厂负责人的老油子谈判的时候,雷霆军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赶过来陪她一起。

刚开始第一批服装动工制作的时候,需要大量采购原材料,再加上铺设新盘下的第一家中高端店,雷霆军便把他手里头所有能拿出来的现金,八万块,全部给了纪挽眉。

纪挽眉这两年自己也陆陆续续存下了几万块钱,加上雷霆军给的八万块,凑了十五万,才将创立服装品牌这件事完美的做了下来。

两个人相濡以沫,并驾齐驱。

在这几年间,他们不仅仅是有对彼此坚定不移的爱情,甚至生出了一种这个人已经融入‘我的骨血里’,‘我的生命里’的感觉。

而与此同时,雷霆军在平东市的开发工程,也已经逐渐完工。

最早交付使用的‘东方城’批发城,在去年已经投入实用了。

上百家商户入驻‘东方批发城’,瞬间就为这个位于西南一角的开发新区带来了经济的猛烈活力。

雷霆军的建造工程,另一边还尚未完工的居民楼,甚至许多还未正式开盘,就已经有商户前来预定。

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片的打好发展前景,想要趁着最早一批,选到最好的地段——商人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

平东市政府看到雷霆军果真做出了一番成果,也兑现了他当初的诺言,于是让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局,给西区开发城新增加了两条公交路线。

随着交通一打通,西区已经俨然开始有形成平东市第二个经济中心的趋势。

……

但随着时间的变动,在九二年年底的时候,各大城市开始迎来我国的第一波‘下岗潮’。

国家在对这一年,对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出了重大部署,下发的文件强调指出,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随着中央文件精神的下达:“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从此,国有企业和工厂改制拉开了序幕——

众多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不得已进行重组后的必要改革措施而引起的职工下岗。

而这其中,国有工厂,又成了重点改制的对象。

所以,在一九九二年春天,在平泉县带动了几十年的,撑起一方经济的国营日化厂——东方厂,也将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改制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国有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团阴云开始笼罩在各地方城市的大大小小工厂头顶。

纪兴国开始焦愁这件事,每天都在办公室里长吁短叹,如何是好。

可以说,东方厂从最初六十年代创办开始,纪兴国就是最早的一批骨干,再到后来他被调任厂长,这漫长的二十多年,这个东方厂早就成了纪兴国这一辈子的心血。

最近大批的一线工人们也都开始产生‘下岗’焦虑,生怕哪一天,这下岗的通知,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

也是这个时候,平东市的时政领导,有多么庆幸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让雷霆军接手了西区开发地。

因为在平东市,轻工业厂最多聚集的地方,就在西区。

现在国家整改体制的文件下达了,西区那边的轻工业厂会被淘汰的太多了,工人下岗潮一波接一波,老百姓怨声载道,天天闹事。

正好,这时候雷霆军的西区开发城修好了,市政府开会一讨论,决定可以就地转化资源,让那些被下岗的工人,转向新的一波就业。

雷霆军那儿不是有两座批发城嘛,现在招商应该还没招满吧?

于是政府就出面,承包下批发城的一楼,下岗员工可以用政府补贴来这里租赁商铺,自己做点小本生意。

因为有政府下岗补贴,这样比外面的其他商户本钱花得少,于是不少人从工人转向了个体户。

不愿意自己掏钱做生意的?

现在批发城人流量逐渐上来了,外面有需要挑货的,拉三轮的,开出组车的。

政府还过来修路,修路需要工人,市政市容需要修建,就需要各种装修工,土木泥瓦水泥工。

说这些活儿都是男人做的,女工人去做什么呢?

批发城流动起了了,那么多人是不是需要吃喝拉撒?

以两座批发城为辐射中心为据点的,周围的商业步行街,美食街,各种小饭馆,理发店,凡是下岗工人去应聘的,都优先录取,凡是下岗工人到雷霆军的商业部去谈商铺租赁的,都有下岗优惠,再加一部分政府紧贴。

几番政策落下来,整个平东市居然是华东省面临这波全国下岗潮落地得最平稳的。

可以说,不仅仅是平稳过渡,更可以说是算得上是全省典范了。

因此,还为平东市市|委|书|记的政绩上增添了一笔佳绩,没过多久,上面的嘉奖就下发下来,还让华东省其他各市向平东市学习。

为此,这位一把手还专程请雷霆军这位青年才俊吃了一顿饭,夸他前途无量。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暂且按下不表,待日后再细说。

现在最愁人的,还是雷霆军这位未来的岳丈大人,纪兴国。

本以为,等这两年过去了,女儿毕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将来也要成家了。

纪兴国想着自己这把老骨头,为厂里奉献几十年,也马上六十了,等女儿成家后,他就可以安稳的退休,享享老年清福了。

没想到,临了临了,却遇上国营厂改制这种事,不得不面临上面下发的‘减员增效’指示,这厂子要在他纪兴国的手里改革裁员,简直就是晚节不保。

厂里几千人的员工,那都跟纪兴国自己的家人一样。

他看到谁被下岗,都不忍心。

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纪兴国愁得白头发都长了出来,他原本还没什么白头发的。

最近,听说那个杨志平在和广东那边的两个外资商人频繁来往。

杨志平是今年年初回到的东方厂里,刚开始回来时,他洋洋自得,风头很盛,走路都是趾高气昂的,因为他带回了一家美国外资和一家日本外资。

杨家父子因为手握这两家外资商,有点开始与纪兴国分庭抗礼的意思,很多时候厂领导班子开会的决定,杨志平都阴奉阳违。

而现在,国家猝不及防下达这个改制文件,杨志平显然也有点措手不及。

但杨志平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过几天,他跑过来对纪兴国说,只要他说服这两家外资商,给他们向东方厂融资入股,他们厂的性质就属于出口合资厂,就不用被改革裁员。

纪兴国对外资商谈不上了解,除了在一些出差场合与少数几个外国人打过交道,在他印象中,这些外国人都还停留在八国联军和抗美援朝的恶劣形象中。

与他们合作,纪兴国并不放心,同时,纪兴国也并不信任杨志平这个人。

思来想去,纪兴国决定给女儿写一封信,将此事的原委从头到尾细说一遍,希望女儿能帮着自己出出主意。

这两年,女儿的成长和进步是惊人的,纪兴国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

现在,基本上纪挽眉自己要做关于商业上的决策,纪兴国都会不会干预,甚至打心底里觉得女儿已经完全成熟了,青出于蓝胜于蓝,比自己当年年轻时还要聪明能干。

在这种关键时刻,纪兴国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找女儿商量。

而无独有偶,父女俩仿佛冥冥之中有着某种默契。

纪兴国这边刚把信寄出去,他就收到了纪挽眉寄回来的信。

信中,说的正是关于东方厂要被面临改制裁减的这件事。

纪挽眉在信中说,三天后,她会回到平泉县,帮助父亲一起处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