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枭雄大佬为她当宠妻奴 > 第372章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第三百七十二章

另一边,纪兴国他们一行人与外资商一行碰面后,就去了平泉县最好的一家饭店。

杨志平早早就定下了最大的一个包厢,点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纪兴国一进去,看到那一桌酒菜,就险些差点发作脾气。

公款吃喝,铺张浪费!

外资会客,请客吃饭,说着都是为了公事,打着公款消费的旗号,这些年,杨昌华和杨志平这父子俩,委实不知从中贪了多少油水。

纪兴国一眼扫过去,瞧见杨昌华那如同六七个月孕妇一般的肚子,和杨志平那油光满面的样子,真是越看越不顺眼。

还有那两个外资商代表。

那个美国人,长得跟快死了的人一样,皮肤苍白,头发还是黄颜色的,说起话来叽里呱啦,瓜啦叽哩的。

纪兴国当年也是正儿八经的重点本科大学生,也会一些外国语,不过他学的是俄语。

因为当年,有志向出去留学归来报效国家的青年,出国要么就选择俄国,要么就选择美国。

年轻的时候,作为稀少的大学生,要选修一门外语,纪兴国就选了俄语。

英语倒是会些简单的词汇,不会听不懂口语对话,所以在纪兴国耳朵里,那些外国话就难听得要死。

更让他不甚愉悦的,是坐在他旁边那个日本外资商的代表。

这个日本外资商的代表,他娘的不是日本人,是一个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跑去给日本商人当代表,在纪兴国眼里,这人就跟汉奸没什么区别。

当然了,这些都是纪兴国在心里头的想法。

作为一个从事几十年工作的厂长,纪兴国虽然不喜欢这种饭局应酬的场面,但还是知道基本礼仪。

在目前还保持着表面友好的情况下,就算他再不喜欢这两个外商,也勉为其难地跟他们客套着。

一是为了给女儿那边争取更宽裕的时间,二也是为了在饭桌上好多观察一下杨副厂长和这二外商的情况。

不过他们要是敬纪兴国的酒,纪兴国可是一概不给面子的,他一杯都不喝。

直接推脱,说他有高血压,要谨遵医嘱不能喝酒,凡是敬酒的,他都让杨副厂长代劳了。

反正,厂长能代表东方厂,副厂长也能代表嘛。

杨昌华不是想取而代之吗 ,那今天纪兴国就给他一个代表的机会。

杨昌华本就贪杯,一开始还为了客气,假意推脱,后面见纪兴国无论怎么劝都不喝,只得端起酒杯自己上了。

原来他们父子俩,是想把纪兴国灌醉了,趁着他这段日子对上面文件指导的轻工厂合并改制的事情焦头烂额,然后联合两个外商,好许些天花乱坠的蓝图构想,让纪兴国觉得,只要引进外资入股,就能保住厂子。

那么,他一定会签下这份同意文件的。

可没想到纪兴国这人认死理,宁可不谈这桩合作都行,他打死都不愿意跟两个外国人喝酒。

杨昌华朝着对面的杨志平使了个眼色,自己端起酒杯,和美国外商和日本外商的代表,开始了推杯换盏。

父子俩分工合作,杨昌华老练,偶尔陪着喝两杯,重点在于稳住纪兴国;而杨志平嘴巴会说乖面子话,就负责打圆场,活络气氛。

今天算是摸底局,纪兴国在谈话间,假意感叹,现在厂里困难,继续一条出路。

可是厂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自己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进行自我更新迭代,势必要被大潮流趋势所淘汰。

杨昌华一听就明白,纪兴国这是在打探那两个外商的投资意向呢。

简而言之,就是对方能给他们投多少钱,购入他们厂子的多少股份?

杨志平立马就道:“纪厂长,咱们这位从美国公司来的雷克鲁斯先生是很有诚意的,愿意并入我们厂一半的股份,并且还答应给我们免费提供三项目前国际上 最先进的熔胶机模技术,派驻两名技术专家到咱们厂里做技术顾问和指导。”

“等咱们厂合资以后,就可以关停掉以前不挣钱的那几条生产线,全部改成熔胶生产线。雷克鲁斯先生都说了,现在的国外,对塑料加工产品的需求十分的大。”

杨志平说得眉飞色舞:“只要咱们厂里学会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引起最新的设备,别说将来把订单销售到国外去,就是隔壁市县里的那些厂子,咱们东方厂,也能一块给它合并了!”

旁边那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一旁连连点头,也叽哩哇啦的说了一通。

杨志平不等那个外商自己带来的翻译开口,就自己帮忙做起了翻译,对纪兴国道:“厂长,雷克鲁斯先生说,他是带着万分的诚意来跟我们合作的。希望我们也拿出诚意来,因为他们这次从公司总部派代表到中国来商谈投资的事,总部只给了他们三个月时间。所以,他希望我们能在这三个月之内,把所有事情都商议好,如此,他就可以回去向总部汇报了。”

纪兴国不动声色提了提眉。

三个月?

杨志平这么着急,不就是怕时间一拖得长了,出现其他的变卦么。

为避免夜长梦多,他们父子俩当然是希望速战速决。

纪兴国便故作沉吟,道:“此事事关重大,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够拍板决定的。我也得回去,同咱们厂里的领导班子开几个会,商量商量,才好拿出一个方向来。”

杨昌华就赶紧接话,说:“厂长说得是,咱们是该考虑谨慎些。那这样吧,回去后,明天我就召集厂里科长以上干部干一次集体会议,您看如何?”

纪兴国老神在在地‘唔’了一声,道:“也行。不过嘛……”

“不过什么?”

纪兴国看了几人一眼,吃一口花生米,道:“咱们厂就算从国营厂转为外资厂,但也不可能出掉一半以上股份,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方案,就算拿到上面去,也不会批的。东方厂是咱们平泉县本地的长,就算引进外资,也要保留我们自己的主权。我看,最多出让三成。”

他煞有其事的开始谈判,让这场双方都各怀心思的饭局会面,显得更具真实。

杨昌华自然是早就料到,纪兴国绝不会同意出让一半的股权。

东方厂是纪兴国一手打出来的心血,他当然不会同意,在自己还剩最后几年退休的时候,让厂子变成美国人的,或是日本人的。

这恐怕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但杨昌华心里闪过一丝隐秘的冷意:我不让你厂子变成美国人的,也不让厂子变成日本人的,我要它变成我杨昌华的!

但面上,杨昌华却是一副忠厚敦实,十分为难的样子,迟疑道:“可是厂长,咱们要是不多拿出一些股份来,这美国外商恐怕不会同意无偿资助我们先进技术和设备,更何谈还亲自派专家来我们厂里做技术顾问。”

杨志平也适时接话,说:“纪厂长,这您就是进入一个思想误区了。”

纪兴国扫一眼杨志平:“哦,此话怎讲?”

杨志平看了一眼雷克鲁斯,拉着椅子朝纪兴国靠近了一些,才压低声音道:

“纪厂长,您有所不知,此次国家将国营企业改制后,就要要大力引起外资。若是咱们东方厂,控股权以外资为主,将来会在政策上占据很多的优势。很多只向外资开放的优惠政策,还有免税条款,咱们全都能够占到便利。不仅能够一路绿灯不说,作为外资且出口型的日化生产厂,咱们一能够享受国内的低廉原材料采购成本,二来能够出口赚去翻倍的外汇,还能够合理避开一部分的税。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再说了,您不就是怕到时候一半以上的股份都被外国公司捏在手里,咱们在话语权和决策权上吃亏嘛?”

“我有个好主意。”杨志平神秘兮兮地道,“您没看到我今儿约了两家外商代表吗。咱们一家给百分之三十一,一家给百分之二十。咱们自己手里头留百分之四十九。这样呢,主要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还是留在咱们自己手上。但是外资的成分,又能实打实的占据一半以上,在对外出口和对上政策那边,咱们刚好都卡在点上。进可攻退可守。”

杨志平继续循循善诱:“况且,让美国和日本这两家外商狗咬狗,互相掣肘和竞争,咱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好事一桩?”

纪兴国挺听罢,深深看了杨志平一眼。

若不是今天来之前,纪兴国就从女儿纪挽眉那里,知道了杨志平和他老子的打算。

知道了这两家所谓的外资商代表,其实原本不过是杨志平找来的,他们早就串通好了。

若是不提前知道这些,浸提听了杨志平这一番天花乱坠,口若悬河的画大饼外加虚虚实实的蓝图构想和说服,纪兴国还真有可能就被他说动了。

纪兴国心头一阵冷厉,眸光越发深沉,看起来像是在认真思考杨志平的提议。

只是,他心下想的,却又是另一件事。

难怪以前纪兴国会被杨志平这小子的表象说蒙蔽,他实在是长了好一张巧言令色的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讽刺的是,也算是一种才能了。

只不过,这种才能没有用对地方,他走上了一条邪路。

纪兴国抬眼,看到那日本商代表,期间一直话不怎么多,比较斯文的吃着东西,偶尔冒几句日语出来,都是杨志平帮忙翻译的。

这时候纪兴国才仔细打量,发现这日本商代表其实很年轻,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左右,兴许还更小一点,因为他故意留了一撮胡须,以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日本人的风格。

这人也带一个眼镜,很杨志平戴的眼镜差不多。

纪兴国甚至突然荒谬地想,这个什么所谓的日本公司代表,不会是杨志平随便找来的一个同学朋友假扮的吧?

就跟纪挽眉提出,她到时候会找一个在华东认识的外国朋友,来帮她扮演外商投资客户。

但纪兴国没让自己泄露太多内心的情绪,他一副深沉的表情,沉吟思考良久,才道:“我会考虑的。”

杨志平一听,就觉得有戏了。

眼里的精光和兴奋之情几乎就要按捺不住。

他仿佛已经觉得自己的这场谋划,胜利就在眼前。

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借用外资商的手,钻政策改革灰色地带的控制,里应外合套空厂里的资产,反手一倒,就把这座撑起整个平泉县经济命脉的东方日化厂,倒到了他们杨家父子手中。

想到这里,杨志平看着纪兴国的眼神,也不禁带起了一分意味深长和轻蔑。

他恭敬地端起酒杯,把一杯茶递到纪兴国手里:“纪厂长,咱们厂几千工人的命运,可都握在您手上了啊。您一定要把握住这次的机会,可千万要果断一些,当机立断做决定!否则,咱们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纪兴国看着那杯茶,接过来,一饮而尽,同样意味深长地回道:“行,知道了,我会当机立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