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797章 先让其疯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名知府敬辉这几天,不是冒汗,就是在冒汗的路上。

政务副丞汪伯彦召见自己,也没有什么掩饰,就这样直不楞登地告诉敬辉,要他在开年新纪,给赵构上一份劄子,祈求皇帝陛下早立储君,上顺应天命,下迎合人心。

至于立哪位皇子为储君,还是请陛下拿主意才是。

汪伯彦就要敬辉做第一个溅水泡的小石子,虽然不大,但足以泛起涟漪。

“你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唯一的一个。为什么让你做这上书立储的第一人,你可明白?”汪伯彦的话犹在耳边。

敬辉本来在朱胥事件上,是犯过错的人,还是张悫老爷子几句好话,汪伯彦又做了担保,赵构也就免于处理。

后来在大名府任上兢兢业业,政绩斐然,连续两年卓异,汪伯彦准备提拔他担任下一任的大名府路总督。

这些,都毫不掩饰地和他说了,甚至李渭的去处,汪伯彦都有透露,将要去新成立的日本特管区的九州岛担任总督,虽然都是总督,但按照大宋帝国的制度,外放特管区的总督,要比本土总督,无论是规制还是待遇,都高一级。

况且,外放历练三年,就有了进入大宋帝国真正管理高层的入门证,李渭是求之不得的。

只有李渭调任外放,这个大名府路的总督位子腾出来,才轮到他坐,前提是听汪伯彦的话。

敬辉权衡利弊,回去又和自己的幕僚心腹商议了半天,将所有的利益和风险都摆在桌面上进行分析,最后,还是利益觉得要比风险更大一些,所以,敬辉愿意去赌上一把自己的前程。

汪伯彦为什么选择敬辉,一是因为敬辉的提拔重用是他汪伯彦从中使了劲的,他敬辉应该知道投桃报李。一个知府放在大宋政坛,官不大可也不小,关键是中央朝廷政策落实到地方最为关键的一环。赵构也是很重视地方知府的政绩和官声,敬辉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卓异表现。

汪伯彦安顿好大名府,趁着年前慰问,先把大名府周边六县县令召集到大名府,名义上是对各县进行政绩考校和奖励,只不过这些话语之后,很有艺术性地从皇帝陛下的丰功伟绩提到大宋帝国的百年辉煌,继而转圜到赵构思想的延续和传承。

这个人谁最合适,大家得让官家好好想一想,最好说出来让大家来认可,才能让大宋帝国的这艘巨轮乘风破浪,继续远航。

汪伯彦其实有点等不及了,李纲最近身体不好,他是知道的,更知道,这件事,和他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纲曾用话点过他,告诉他,官家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很敏感。上次邢皇后的事情上,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皇子成人之前不立储君,免得出现兄弟阋墙的局面。

但好像不太管用。汪伯彦本来是站在德王这边的,去年开始骤然转了风向,力挺宁王赵强。

这一下就把朝堂之上的一湖本来平静的春水丢下去一个大炮仗,炸出一个老大的浪花来,没准还溅到岸上,淋湿了岸上一众观望风景的人。

大宋政坛政务院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居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让李纲心力憔悴,偏偏正赶上赵构远征日本,一路凯歌高奏,只是军事上的事情还好说,关键是拿下日本以后的整合治理,需要大宋政务院这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以往都是汪伯彦的事情。

好在有张确、章振等年轻人不辞辛苦、夙夜勤勉,更有赵鼎统筹全局,全力支撑,这才确保对日之战大胜之后的平稳过渡。

李纲是个执拗公,按照年龄和资历以及贡献来讲,汪伯彦其实更是政务总丞的合适人选。但赵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偏偏召回被流放的李纲,起复重用,这让汪伯彦集团的人多少有些不满。

不过当初碍于赵构的强势和大势所趋,李纲才得以被任用政务总丞,而李纲一直以为自己更适合当兵打仗。

还是赵构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和未来,打仗,现在根本不缺精兵良将,但大宋缺少像李纲这样执着而坚定的执行力超强的实施者。

而汪伯彦,太过圆滑精明,适合于副职,不能当一把手。否则,过不了多久,整个政务院就变成一口大油锅了。

这样的政务院,绝对不是赵构希望看到的。

但汪伯彦着急啊,他是老资格了,相州从龙之功,也就是不能和宗老比,可比李纲资历要深厚啊,怎么会甘居李纲之后?

可是,李纲不想内耗,也觉得没有必要。赵构虽然明确表示不立储君,也对三个王子一视同仁,并没有明显的偏向趋势。

但李纲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方面,懂了赵构的一些心思。比如在对待邢皇后这个问题上,就绝对不会容忍有任何人和事情对皇后不敬,甚至不惜身背忤逆之名,处置了韩妃和刘妃这两个赵桓的女人。

并且还借此为邢皇后颁发了一枚“仁贤皇后”的小金印,凭借此印,可调动皇宫警卫团和东京内卫部队,这份荣耀,整个后宫独一份。

皇后就是赵构的龙之逆鳞,触之则死!

赵构正是春秋鼎盛之际,不立储君也是正常的事情,皇子还小。但架不住汪伯彦老了啊,所以,汪伯彦沉不住气了。

这件事,汪伯彦压根就没有和潘贤妃透露一丝一毫的信息,完全是他在外面运作,倒是和潘妃的父亲潘永寿见过几次面,也是礼节性地拜访。

潘永寿当初被扣押在刘家寺大营,差点丢了性命。赵佶父子被迫北狩,只有潘永寿冒死相随,当时完颜宗翰也是怕这爷俩死在半路上,有个翰林医官随扈,会放心一些,于是一起被掳往北国。

不过,到了金国,潘永寿却被扔到了浣衣局,为大宋掳掠来的这些女眷服务,苟且偷生一直到金国投降。

其实,这些,都是耶律重生的巧妙安排,要不然,怎么会坚持到赵构大军前来。

鉴于潘永寿这份赤胆忠心,加上潘贤妃的关系,赵构让潘永寿担任了大宋帝国卫生防疫部部长。

汪伯彦虽然不曾明说,但潘永寿在北国三年,之前又在大内担任翰林医官,仕途经验可不缺,郎中的眼力可比一般人毒辣三分,一眼就看出汪伯彦的“良苦用心”,索性以大灾之后要预防大疫为名,躲到了塞北特管区,去指导哪里的抗灾防疫任务了。

不过,临走的时候,潘永寿可是到康园见了潘贤妃一面,至于说了什么,别人就不得而知。

随后潘贤妃以辅导孩子为由,将八个孩子,全部接到自己的宜安居,请欧阳珣专门将“礼记”。欧阳珣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讲礼记那还不是应人应景。

潘贵妃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学业,但心里面却掀起了万丈狂澜。

汪伯彦心里的小九九,潘贵妃清楚得很。

要说潘贵妃心底深处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母以子贵,况且,自己也是贵妃,两个孩子只相差一个月,从年龄和正常发展来看,她儿子赵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嫡长子赵坚半途夭折。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保健医官,王皓、李百全、苏佗景都是太医,主管宫内。端木家族上百年的家族医道,回春堂几乎开遍大江南北,甚至远涉重洋,天竺、高丽、耽罗,包括现在的日本,都有分堂。

赵构钦定,端木春明为三位皇子的私人保健顾问。

从复兴六年,回春堂就完成了西域各国布局,要说整个大宋医道第一家,非端木家族的“回春堂”莫属。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中医,可都是医术武功一体的。没有内功,鬼门十三针、回魂针等九品针法如何实施?

至于安保级别,自然是最高等级。明里有内务府的内卫和高进的警卫总局,暗地里,就不知道赵构为自己的孩子布置了多少暗卫,但起码飞龙卫和飞凤卫肯定在暗中保护。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全部的力量,那就大错特错。还有一支最神秘的力量,是赵构亲自组建和训练的安保力量,并不在军队编制内,属于赵构的私人安保体系,只属于赵构一人,就连皇后邢秉懿也不知道。

可怕的是,这些被冠以神话了的暗卫,久而久之,就被叫成了“神卫”,没有谁见过他们的任何信息,被誉为是在九天之上的存在。

如此严密保护之下,要是能出现“意外”,可就真的意外了。

潘贵妃尽管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国之君,但这是她心中隐秘的念想,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嫡长子出现意外身亡的事情,潘贵妃都不敢想象整个大宋帝国会发生什么。

天之之怒,伏尸百万,放在赵构身上,可不是假设!

所以,潘贵妃只想自己的强儿平平安安的,哪怕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但注定潘贵妃的想法,也就是个想法而已。

生在帝王家,就是帝王事。这就是她们娘俩的命运。要想平平安安活得长久,最好的办法就是力保皇后的嫡长子赵坚立为储君。

这是潘贵妃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