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615章 宋诚的怀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黎宜民顿时惊讶道:“这个六科居然这么厉害,为什么当初我在大明的时候没有听到过?”

“那是因为你的事情主要是鸿胪寺在负责,与六科的业务没有什么关系。”宋诚笑着说道:“况且六科督查的主要是六部,那些二三品的大员被一群七品官为难,他们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这倒也是。”黎宜民顿时也是笑了出来。

“不过六科最大的权力并不是督查六部,那群七品官手里还有更大的权力。”宋诚继续说道。

“还有更大的权力?”黎宜民这次是彻底惊讶了。

他知道,大明如今最高的文政机构是政务院,六部属于执行机构,只有六部尚书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这已经是大明数一数二的位置了,这个六科居然还有更大的权力,难道是督查政务院?

宋诚点点头,说道:“对,还有更大的权力,那就是......”

说到这里,宋诚顿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说道:“太祖允许六科的给事中联手封驳圣旨!”

黎宜民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问道:“你们大明太祖当时糊涂了?”

“你懂什么!”宋诚脸色一黑,出声呵斥道:“这才是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的地方。”

“六科可以封驳圣旨,但是那毕竟是皇帝发出的圣旨,谁敢轻易封驳,还得是六科联手,如果不是那种昏聩到极点的圣旨,没人会冒着惹怒皇帝的风险去封驳,所以大明立国至今,六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想权力。”

“不过虽然六科没有使用过封驳之权,但是有这个权力在,他们在弹劾朝廷官员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大胆,毕竟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谁都没有皇帝重要,他们连皇帝的圣旨都能封驳,想要弹劾一个官员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

“而且太祖皇帝本就英明神武,所发下的每一道旨意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就不需要他们封驳,这项权力为的是抑制后世子孙中出现昏君,亦或是有阮太后那样的奸佞借皇帝之手搅乱朝政,到时候这种封驳之权可就有大用处了。”

“原来如此。”宋诚的解释让黎宜民瞬间醒悟。

如果大越国国内真的有这么一群给事中,那阮太后绝对没办法做到把持朝政,毕竟让一个女人踩到自己头上,是谁都不想遇到的一件事情,当初的郑可估计就是这么想的吧。

“这么说,只要我设立了六科,那群太学生就可以轻易被我收为己用?”黎宜民问道。

宋诚点头,回答道:“对,全部都收为己用估计费劲,但是绝大多数收为己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知道,这群文人儒生最是无耻,说一套做一套都是常事,所行之事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名利为主。”

“以前阮太后只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官位,就可以让他们效忠了,但是现在你却给了他们真正的权力,我相信那群文人儒生只要不是傻子,那肯定是立刻投效于你的。”

黎宜民想了想,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

“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我就先下去休息了。”宋诚问道。

黎宜民看着宋诚,嘴唇蠕动了两下,却仍旧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只是点了点头而已。

他实在是太想把这个宋诚留下来了,无奈不知道什么原因,宋诚却是一直忠于那个大明皇帝朱祁钰,黎宜民已经没有了多少成为大越皇帝的喜悦,心中只有惋惜。

要是这个宋诚是他们大越的人该多好啊!

但是,如果他知道了现在宋诚的所作所为之后,就肯定不会这么想了。

宋诚出了皇城,回到他们以前居住的客栈,那里他们只是离开了几天而已,房钱还有结余,而且宋诚也没有什么行李,皇城里又没有适合他居住的宫殿,所以他也只能回到这里。

当然,最重要的是,客栈的其中一个伙计是锦衣卫的人。

宋诚回到客栈,提笔直接写了一封书信,然后找到伙计,将书信交给他,小声吩咐道:“这封信交给张大帅,让他自己看一遍,然后用最快速度送去京师,请陛下定夺。”

伙计将书信小心收好,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宋诚这才松了口气,看着升龙皇城的方向,平静凝视了许久,叹了口气小声说道:“黎宜民,希望你不要找理由拖延交付四州之事,否则到时候我也救不了你。”

是的,其实宋诚一直有种感觉,黎宜民并不希望将四州之地交给朱祁钰,其实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那几乎是半个安南,黎宜民不想给也很正常,但是最近黎宜民的行为却让他的这个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黎宜民想方设法说服自己留下辅佐他,说白了就是想借自己的手拖延交付四州之地的时间,甚至能取消不给,因为只有宋诚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

但是,宋诚能给他出这种主意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行。

谁会愿意去投靠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主子呢?

是的,在宋诚眼中,黎宜民是注定要失败的,基本上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宋诚也不知道,黎宜民哪里来的自信,连自己都不如的家伙,居然敢想撕毁和朱祁钰的协议,难道他真以为自己只要登基之后就可以安全了吗?要知道,大明的满朝文武现在可都是支持朱祁钰的,如果大明朝廷真的将自己的精力放到安南,那不说他黎宜民了,整个安南还能存在多久都说不准的。

毕竟,宋诚可是知道朱祁钰对于安南的减丁计划的,这可比当初金人对蒙古人施行的减丁计划要有效得多呢!

书信很快送到了张軏的手里,然后又被快马加鞭送回了国内,随着一个又一个信使的传递,只用了十天时间便回到了京师。

紫禁城,奉天殿内。

朱祁钰坐在龙椅上一脸凝重,一众大臣则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巴巴看着上面的朱祁钰,等待着他的决断。

最近辽东的战局还在持续,王骥和也先打得有来有往,损耗颇多,南面的张軏则是上奏,安南人在谅山城设下了计谋,土人狼兵中计损失惨重。

当然,这些事情都没有超出朱祁钰的预料,所以不算什么坏消息,但问题是,底下的官员不知道啊。

在他们眼中,朝廷在辽东抵抗蒙古人的进攻,王骥率领四营兵力却无法驱逐也先,这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朝廷应当尽快换到统兵之人,首推的当然是武清侯石亨。

另外安南的进展也让他们不满,先是张軏虽然率军过去驱逐了入侵大明的安南人,但紧接着又变得拖拖拉拉,不再迅速南进,其实这倒是没什么,现在底层官员议论的重心是,为什么朱祁钰一直不下旨,让张軏撤回大明,朝廷和安南的合约都签了,十万大军为什么还一直在安南逗留。

要知道,从今年开始,张軏这十万大军的粮饷已经开始需要依靠朝廷支援一部分了,因为张軏一直在安南的北部山区停驻不前,这地方又因为战事的原因人口流矢严重,明军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劫掠了。

如今张軏又传来广西卫所一战损失近万的消息,朝廷中不知内情的官员顿时喧嚣沸腾起来,纷纷叫嚷着请朱祁钰下旨,命令张軏赶紧撤军,不要继续在安南那个破地方逗留了,当年宣宗皇帝英明神武,定是看出了安南天生就不应该归属大明,这才果断放弃了安南,要求朱祁钰向宣宗皇帝学习,不要再纠结在安南那一亩三分地上,平白损耗了国库里的银子。

那些银子花在什么地方不好,就不能用来减免一部分地方的赋税,或者用来修筑黄河河堤吗?

于是,这群官员一个接一个地上疏朱祁钰,要求朱祁钰采纳他们的建议,不过朱祁钰却懒得搭理他们,而是将这群人的奏疏全部丢到政务院来处理。

官员们见状,只得千方百计地找到各种理由去政务院找王直他们,请求王直能够出面说服朱祁钰纳谏,甚至还有胆大妄为的去威胁金濂石璞等人,要求他们必须说出朱祁钰纳谏,否则就要联合其他人一起弹劾他们,结果便被金濂石璞等人哪里忍得了,直接将这群憨货赶了出去。

不过话说回来,王直等人对于南北两场战事的确有自己的想法。

在政务院诸理之中,督管户部的金濂和督管工部的高谷是反对南北两场战事一同进行的,毕竟大明国库刚刚好转没多久,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辽东那面没办法,也先主动入侵,他们不能置之不理,但是安南那面完全可以停下来,先把十万大军撤回来,等回头朝廷宽裕再打过去,反正安南已经被打服了,大明想什么时候收拾他们就可以什么时候收拾他们。

当然,这与王骥的文臣身份和张軏的武勋身份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金濂和高谷是这么说的。

而另一方的王直和石璞则是支持朱祁钰的策略,理由也大差不差,辽东那面没办法,安南那面也是遇到了这个机会,可以一举拿下,要知道,他们都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对安南并非一无所知,再加上这次朱祁钰的绝户计的确有可能彻底拿下安南,那么王直和石璞绝对不愿意放过。

至于王文这个墙头草,基本上不用考虑他,他现在正在和左都御史萧维祯整理都察院呢,没功夫搭理这事儿。

虽然王直是首理,但是因为这件事儿涉及到了大都督府,决断权在朱祁钰那里,因此王直这个首理的身份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双方只能来找朱祁钰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