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征战天下 > 第十二章 强敌攻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终于在第二天的辰时收到了李渊的从长安发过来的急信,信中并未提及李家现在所面对的种种不利情况,只是要他尽快赶到咸阳,协助张士贵处理好咸阳军务。

狄知逊的见解很有道理,这个二十来岁的县尉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他能从当下的形势微妙变化中猜到李渊的心思,足见有些本事。

但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雨停了,他们要怎么回咸阳?那批黑风盗昨日偷袭没成功,今日肯定还会在途中某处等着他们。

武功县到咸阳只有六七十里,若在平时,加快速度只一个多时辰就能赶到,剩下的四百多骑能安全通过这段布满杀机的平坦大道吗?

狄知逊见李世民看完信后就一直不说话,便试探着问道:“将军,唐公是何意?”

李世民道:“与狄兄所料相差无几,我父亲要我先进至咸阳,暂不回长安。”

狄知逊道:“看来唐公也不赞成将军现在就回长安,不过,从这里到咸阳这一路有黑风盗的存在好似也不太平,不若写信直接要张将军派兵过来接应。”

李世民想了想,要从武功县派军护送不现实,这里本就只有三千兵马,守县城倒无虞,要分兵就不太可能了,现在特战队的情报还没送过来,暂时不知道黑风盗有多少人马在前面等着,狄知逊的办法也不失为变通之策。

“狄兄所言,正合我意,这就写信给张将军,不过这一来一回最少需一两天时间,少不得还得麻烦狄兄和李校尉。”

“将军客气了,下官只是略尽地主之宜,李校尉,外面的兄弟就拜托你照顾一下。”

李君羡抱拳道:“是,末将这就去安排。”说完又朝李世民行礼后转身出了府门,找地方安排那几百骑兵去了。

李世民谢过二人,分别给李渊和张士贵写好信后意刻发了出去,顺便让送信的三代队员将薛礼找过来。

没有及时的情报,李世民也不敢随意决定下一步,三代队员收集、汇总、传递情报的能力还是太慢了。

罗禹跟着昆山匆勿来到山寨大门,只听到外面人群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似是在攻打寨门。

而高大的寨门上面站着十几个强壮的寨民,他们手中都拿着长弓不断的往外射箭,呐喊声中夹杂着惨叫不时响起,显然是外面攻城的人受伤了。

那个高高的木台上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双手高举,用一面约一尺长的小黄旗在头上划来划去,罗禹是看不懂什么意思。

李秀宁和杨蔓以及六名队员都没在,或许昆山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们,铜铃警报还没连到学堂。

几个厉害角色不去叫偏偏要喊来罗禹,或许在昆山眼里罗禹比他们都厉害,自然是叫罗禹过来帮忙。

须不知,论身体战力,罗禹只能排在九人的最后,杨蔓都能轻松吊打两个他。

“昆叔,这是哪来的人马?”

“不曾报名号,一过来就是开战,但不知为何,他们只射了一轮箭后就发起进攻了,我接到消息就叫你一起过来了。”

罗禹不解道:“您跟我一起过来的,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

“看,那个站在高台上的人是我侄子,是他用旗语告诉我的。”

罗禹这才发现小看了古人,这旗语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是在何时出现的,他时空的《封神榜》小说中就有相关描述,但那只是后人编的小说,商周时期的战场出现旗语的可能性很小,正史中记载也是语焉不详,没想到这小小山寨就能将旗语编成这么复杂的信息传递过来。

“昆叔,您有何打算?”罗禹不好反客为主,毕竟这些人不是他的下属,昆山出面总比他说话有用。

“妙音和梧高已经在过来的路上,茶殊正在配置毒药,你放心,外面是一个向下坡道,没有那么大空间让他们集结进攻,一时半会不会有事的。”

听完昆山的话后,罗禹有点后悔一直没有派人到寨子大门口外面去看看地形,一是相信寨民,二是寨子这么久都无人能攻进来,自然有他们的抵抗之法,没必要去看。

直到这时才觉得这种想法要不得,心里没底,以后不能再发生这种事情。

“昆叔啊,这边有寨门可以依托,那地道那边呢?您不是说以前也有外人来过这里吗?如果让他们知道了地道的入口,那边岂不是更危险?”

“放心吧,那边老夫早安排好了,他们过不来的。”昆山笑道:“那地道里茶殊养有许多巨毒之物,没有特制的驱散剂,下了地道的人只会凄惨死去。”

原来如此,当日要不是阿黎,就算找到地道他们也进不了花谷,少数民族久居山里,玩弄起这些毒虫毒蜴之类的东西来,山外的人还真不是对手。

门外的呐喊声更大了,他们似乎还使用起了攻城车,随着“咚咚”的撞击声,巨大的寨门正在晃动,石粱上面的寨民加快了射箭的速度。

对面也开始还击,数以千计的羽箭被射向半空中,然后力尽挟着破空之声向下疾速掉落,闪着寒光的箭头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亮丽的光芒,直朝梁上正在搭弓射箭的寨民钉去。

石梁上两边各有一个铁皮封顶的小木屋,在阳光下反着亮光,面积不大,但也能容下五六个人站立,羽箭落下之时寨民们才不慌不忙的跑到小木屋里躲避从天而降的箭雨。

两边刚好能容下十二人,看来这小木屋也是精心设计过的,只要将门一关,箭雨根本伤不着里面的人,就算是火箭也无可奈何。

而高台上的人也安全,最上面是厚达一寸的生铁封顶,周围也有铁皮加持,想要把箭射进只有一尺宽的张望带,就外面地形而言,也不是易事。

罗禹只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过,箭雨已落完,没有对木屋造成实质性伤害,反而多了好些羽箭落在石梁上了。

有点像草船借箭的戏码,罗禹不得不佩服寨民的智慧,将地势运用得出神入化。

妙音和梧高两位长老终于赶到,他们来到昆山身边,看着高台上的旗语,松了口气。

外面攻寨的人马见箭雨没有起到作用,又开始了大力撞门,可能是下坡路的影响,也用不上劲,将门撞得“咚咚”响,好似打鼓一般。

妙音问道:“昆长老,这到底是哪路人马这么穷凶极恶?”

“不知,不过从他们的武器来看,应该是附近各寨的起义军,但为何如此进攻我们,问了他们,根本就不回话。”

昆山的回答让妙音和梧高有点晕头,莫名其妙的派人过来攻击,还用上了重量级的攻城车,没听说过跟他们有那么大仇恨啊。

就在他们谈话之时,高台上的旗手快速的挥舞着旗帜,传递前面紧急的信息。

昆山刚想说话,一支羽箭带着火花从他们身后射上了天空,直朝寨门口的敌人方向飞射过去。

薛礼只是下马时太急被撞了一下,经过几天的康复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听到李世民相召,忙来到县衙,躬身听令。

李世民见他已无大碍,道:“坐下说话,如今我们得等张士贵将军派兵过来接应才能出发前往咸阳,这两日你负责将留在身边的三代队员集结起来再次授课,主要是关于情报收集速度方面的培训和总结。”

薛礼应诺后坐在了下首的位置上,李世民又接道:“你们的情报是我军的千里眼,如果能及时又准确的送到决策者的手中,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我相信我姐夫肯定有跟你讲过这些话。”

薛礼惭愧道:“教官的确有讲过,是属下舍却了这点,将教学重点摆在了新式武器之上,将军您放心,属下这就去召集他们重新开始学习。”

李世民看了一眼有点懵的狄知逊,他似懂非懂点头的样子真的有点搞笑,在他面前提及特战队的事情,的确是故意的。

让他了解一下李家的强大,以后好收为己用,谁让你狄知逊这么聪明呢……

薛礼跟随李世民已有些时日了,早就对这位少年将军有所了解,他一个眼神就知道该怎样做,见他说起特战队之事,故意把新式武器透露出来,跟李世民演起了双簧。

这两人见目的已达到了,见好就收,薛礼起身向两人告辞,快步离去,身边只剩三名三代队员,这次出征在秦州城外失踪了两人,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三十多岁一身黄甲的张士贵巡营回来后,亲卫将李世民的信拿了过来,他检查了一遍火漆后拆开一看,心中有点疑惑不解,问亲卫道:“武功县东部有黑风盗出没,你们怎么不回报?”

那名亲卫行礼道:“属下从未听闻此事,斥候和特战队也未曾将此消息上报。”

张士贵听后挥手让亲卫下去,他又仔细看了一遍二公子的信,上面的确说的是黑风盗,早上才接到唐公来信,要二公子东归后就留在咸阳,晚间又收到他的求援信,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但凡要调动兵马还是先问过李渊,不然到时候秋后算账可就不妙了,万幸二公子现在在武功县城里,不会有危险,先写信给唐公,得到他答复后再出兵也不迟。

这其中的道理张士贵明白得很,不然李渊也不会让他守长安的西大门。

李渊正要安寝,这两天忙碌下来,将李建成造成的烂滩子收拾得差不多了,自己亲自到百善堂去致歉,然后答应李建成将来会娶了那小女孩才慢慢平息下来,这风雨飘摇的日子他过够了……

一道闪电划过,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响彻大地,今夜,又是暴雨如注,世民啊,你可千万别再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