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征战天下 > 第十六章 命运交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唐立国,对如今纷乱的战局来说似乎是浇了一盆冷水,给了正在打生打死的各路人马当头一棒,纷纷止住刀枪,停战思考接下来该如何面对这个全新而强大的国度。

十一月初一,大唐立国半月有余,该忙的都忙完了,李渊才在太极宫正式开始第一次大朝会,太子李世民、齐王李建成分列两边,下面是新加封的文武百官,直接把太极殿挤了个满满当当。

年号已定为武德,待元日过后正式启用武德元年,还有配套的一系列东西需要在最后一个月里完成,包括在统治区里流通的钱币,前隋已成过去式了,但现在还不能完全割除它的影响,毕竟全国还末统一。

其实此次大朝会只有三件大事,一是杨侑母子的安排,二是北方突厥骑兵又兴兵南下,派谁去抵挡,三是关外各地叛军的情况及他们对大唐各方面的影响

其实第一件事只是做做样子,谁都知道杨侑母子死定了,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今年是不会对他们动手的。

第二件事就有点棘手,牛进达出任骠骑将军的呼声最高,因为他这些年来一直在对抗突厥骑兵,加上又是李渊的嫡系,由他出马最合适不过。

然而太子李世民却不同意,他提出让李靖出山任镇国大将军,以柴绍、屈突通为副将,率军六万北上迎敌,而牛进达出任骠骑将军,以秦琼、裴元庆为副将率军五万东出潼关,进逼东都洛阳,将两京取到手后才算是掌握了战场主动。

这就涉及到第三件事,目前的河南、河北、湖北、山东、金陵各地的局势很不明朗,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大唐现在的兵力而言,根本就无法横扫六合,统一天下。

这就注定了要联合一部分,孤立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远交近攻的策略现在用也不过时。

李世民对洛阳守将程咬金是有了解的,他是山东济州人,与秦琼是老乡,跟牛进达也有交情,让他们去和程咬金谈谈,可能真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不战而得神都洛阳,就最好了。

再加上郑州、开封一线的张须陀跟李家的渊源瓜葛,很可能也会加入进来,如此一来,大唐来但实力大增,还将黄河南北一切为二,对遏制其他势力发展也有不小的作用。

李渊知道李靖的本事,他这些年虽然被派往南方和魏征一起守在郴州,只不过是为了看住三箭定岭南的冯盎,那里夷汉杂居,局势可能比中原更加复杂,如今才回朝不久,又要北上对抗突厥,是否有点不近人情?

军情紧急,李渊考虑了一下,并未当场下旨,只是留下了李靖、牛进达和房玄龄、杜如诲四人,然后宣布退朝。

罗禹跟着张扬来到他房间,进门后入眼是一张行军床,这是按罗禹画的图纸打造的,可以折叠起来,很方便,张扬他们很喜欢。

宿舍面积不太,行军床的边上是一个半人高的跟地面连在一起的小铁柜,宽约一尺,上面还上了锁,两套衣服整齐的和被子叠在一起,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是罗禹第一次进入到他们住宿的地方,不是不来,而是尊重他们的隐私,毕竟除了学堂的事,现在的他们不是下属,而是朋友,虽然他们心里一直都当自己是下属。

张扬请罗禹坐到床上后,用钥匙打开锁,然后在柜子靠墙那边捣鼓了好一阵才把柜门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差不多三十多个白色信封,一股脑都放到了床上。

“教官,这柜子是麦雅她爹帮学生打造的,用来藏东西很是方便。”

“哦,不用跟我说这个,麦雅这妮子很好,你要是喜欢就别等失去了才后悔,我说过,你们的亲事我不插手,将军也不会。”

“教官,学生知道,可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她家只她一个女儿,学生又不能留在寨子里,怎忍心拆散她跟家人?”

“死脑筋,到时候一起带回长安不就行了?这点小事还在这里犹豫不决的,以后别说是我教出来的,丢人!”

张扬脸红红道:“教官啊,朝庭有规定,凡有官身不能娶外族之女为妻,学生可以为了她不要官身,但不能让她跟着学生吃苦啊!”

“还有这样的规定?那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等下我去找将军问清楚再说,现在,你先跟我讲讲这些信的大概内容,太多了,一下子也看不完。”

“是,教官,这第一封信是唐公写过来的,询问了将军的近况,学生的回信是将我们到这里之后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唐公,然后点燃一支线香,一只灵猴自会从这绝壁之上下来取走信件,这都在深夜完成。”

“灵猴?这倒有趣,送信也是它?”

“是的,它送信一般都在子时前后,学生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认出学生的。”

“自然是有驯养高手教会它的,好了,后面的择紧要的说,尤其是各地的起义军情况。”

“是,教官。”于是张扬将他知道的情况简单面扼要的说了出来,没有加任何的修饰,罗禹听完心中对时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李世民在秦州被薛举打败,罗禹不惊讶,这也是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对手,如果不是他染病身亡,西北战局不会那么快就结束,而薛举因老巢兰州出事退兵就跟他原来时空的历史进程不一样了。

窦建德此时跟朱元璋打得不亦乐乎,在他们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冀州中南部不用操心。

罗艺占了保定后占据了冀州北部的大部,涿州的侯君集因北面有高丽人时不时的骚扰只能被动防守,失去了争雄冀北的先机。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身在山东的赵匡胤,他这半年以来无忧无虑,发展实力,将来肯定是劲敌。

宇文化及那边更不用担心了,他发动兵变害了杨广,忠于大隋的人不会放过他,苦日子马上就要跟随着他,直到他精疲力尽,最后身死国灭。

湖北的局势也不怎么看好,杜伏威强势,跟辅公佑和李子通尿不到一起,联盟迟早分崩离析,信阳攻坚战会给罗禹一个满意的答复。

洛阳是最不用担心的,程咬金是聪明人,他会审时度势,投效李家对他最有利,只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

郑州、开封的张须陀态度不明朗,但罗禹还是相信他会做出最好的选择,李渊奉杨侑为主,他就还是大隋正统,张须陀投效的不是李家,而是大隋正统,他没理由再保持中立。

来到这里才两个多月,外面就发生了这么多大事,看来真的不能太脱节,就算不出谷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罗禹拿起信,对张扬道:“以后有信过来第一时间给我送过来,走吧,那边在等你了!”

“是,教官,学生谨记!”张扬抱拳道:“需要避过将军吗?”

罗禹想了想:“不用,等会我会告诉她这些消息的,她有权知道,去吧!”

张扬应诺,转身快步离去,这段时间以来把他折腾得够呛,跟外面的人联系,瞒了这么久总觉得对不起教官和将军。

罗禹得看完信再跟李秀宁谈谈,她身为李家女儿,李家的风雨不能瞒着她,至于她如何选择,罗禹跟着就是了。

李世民出了太极宫,父皇没有留下他议政,有点想不通,他所举荐的人是最合适的,为何父皇就是不同意?

高士廉人老人精,见李世民立于太极宫门旁,他走过去道:“太子殿下为何不回东宫?莫非与观音婢闹别扭了?”

“舅父,她刚升为太子妃,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与我闹别扭?”

“那你怎还留在此处?他们商议事情,就算有结果,又岂是那么快就能告知殿下的?回去等消息吧,记住了,老狮子才刚打下江山,是不容小狮子呲牙的……”

李世民听完这句话后,如醍醐灌顶般一下通透起来,作揖道:“多谢舅父教诲,我这就回东宫等消息!”

高士廉点点头,大踏步往皇城外走去,这次大朝会他未发一言,不是没让他说,是完全没必要说话,三件事谁都不能完全作主,包括李渊,他也得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才会最终做出决定。

天气渐渐转凉,此时的突厥人生活之地早已白雪纷飞,照理说不会这个时候兴兵南下,但事出反常即为妖,李渊岂会没想到这一层?

其实北抗突厥,用李靖和牛进达谁都可以,但关键地方不解开迷团,总是不放心就这样出兵。

李世民的想法还是太幼稚了,看这天气,再过上两天长安也会下雪,能顺利出兵吗?

建国伊始,千头万绪,国内都还乱七八糟的,此时北征,没有一点好处。

李渊想向突厥求和,等将来缓过劲来了再抽出手收拾他们。

房玄龄、杜如诲、李靖、牛进达四人听了李渊的想法后,面面相觑,这相当于要向突厥称臣,一个处理不好,会让刚刚立国的大唐麻烦不断。

能理解的人自然不用解释,但谁又能保证其他人都理解圣上的良苦用心呢?

这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前面就是通天大道,赌输了身后就是无底深渊……

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