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征战天下 > 第四十八章 岗村罗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难以想像融冰时的黄河有多汹涌,原打算用四天时间赶到郑州的罗禹,在第三天的巳时就到了郑州码头。

刚想靠岸,特战队就传来消息,运河自聊城以南直至余杭已全线解冻,可顺利通航。

罗禹马上改变了行军路线,继续沿黄河东行到聊城,然后转道运河直接南下到余杭,这样一来,离翁山县就近在咫尺了,比陆路千里跋山涉水南下余杭最少能缩短约七天时间。

天助大唐,现在每提前一个时辰到翁山接管海军,然后誓师出征倭国都很重要,更别提七天了,能赶在倭国水军第二次登陆之前,东海舰队就出现在倭国境内,迫使他们回援,已经是胜利了。

当断就断,罗禹叫来卢晓,下达了新军令,不靠郑州码头,全速东进到聊城,然后转道运河直接南下,途中所遇一切阻碍皆毁灭之。

战舰上的火药作坊日夜不停的在生产火药弹,为了不被他们习得全部流程,罗禹只能把工序分成若干小工序,一点一点的汇总到前面十艘船上,再由卢晓和程潇监督装填,然后封存。

火药如今还是绝密的军工产品,如八牛弩一样的只能掌握在朝庭手里,如果不是此次行军太急,罗禹也不敢向李渊请旨在船上混组火药弹。

长安有专门的火药弹组装线,李世民受命组建起来的,但奈何狼多肉少,所生产出来的成品根本就不够所有出征兵马装备的。

罗禹是最后才出征,火药弹早被瓜分完了,为了征倭军不被倭国的石油烧死,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在满是水汽的黄河航道上混装火药弹。

罗禹本来还担心火药受潮,但看到船舱的密封程度后就不再操心,李渊既然答应了罗禹的请求,他怎会不考虑到这点。

从郑州到聊城只用了一天时间,二月十八正式转道相对平静的运河,而此时从洛阳优先他们七天出发的牛进达和薛万彻兵马才到开封,他们接到李李渊圣旨后会从开封折向南边进军,至于最终目的地在哪,罗禹是不知道的。

两军在路上没有碰面,可能是他们并没有沿黄河岸边行军,罗禹就这样与尊敬的牛叔错过了。

闲下来就很想李秀宁,也不知道她看到自己的留书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在黄河那种一泄千里的水运条件下,随时都会出现危险,所以想再写封信给她都没空。

到了运河上后,就好多了,罗禹把自己关在舱房里一个上午,写就了一封长信,没有用密码,只要不涉及到军务,他很少用密码写信。

私信还是交给卢晓他们去处理,特战队有专门的通道是寄家书的,一般不会通过特战情报中心,而是直达收信人手中。

后顾之忧暂解,罗禹得想想要怎样开始对倭一战,军纪军规是少了四条,但具体是哪四条现在还不好说。

或许到了倭国后,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罗禹才不会顾及什么军规,能干掉小日本的有生力量,他就绝不会手下留情。

只有把他们打服打怕,他们才会收起日渐生起侵略之心,永远臣服,大不了就多迁些唐人过来,把日本岛变成大唐的一个行省。

南边的局势变化很大,辅公佑和李子通因李杜联军南下,两人不敢阻挡,不得不弃了原来的屯兵之地,到汉口汇合,他们是打算跟李唐硬抗到底,投降是不可能了。

但他们也是汉人,值此外战之时,也不会兴风作浪,做出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兵帮助李唐罢了。

罗成的兵马一直没有出现,罗禹想从前来送信的特战队员口中打听一下,他们都只推说不知道,应该是被李渊下了封口令了。

算了,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倭国的战事就够自己头痛的了,还去操心别人干吗?

运河的流速当然比不得黄河,但比陆路上行军还是快上不少,再一个,船上的人都能好好休息,罗禹并不打算放这五千卫队回长安,海军也要配备陆战队,他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从开始出发时站立不稳、晕船呕吐到现在能平稳站立、随意吃喝,这五千人付出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罗禹跟他们四名校尉商量过组建陆战队之事,四名校尉听完罗禹对陆战队的描述后,都欣然接受了提议,然后一起联名上奏朝庭,现在算算李渊的圣旨应该快到了。

二月二十六己时,经过八天日夜不停的航行,罗禹众人终于抵达了余杭,在刘仁愿派来的接收船只人员的安排下,顺利靠岸,全体下船集结待命。

李渊同意了罗禹他们的建议,五千名御林军就地组建成海军陆战队,由罗禹全权统领,可便宜行事,不必请示。

话虽如此,但罗禹又怎会不知道李渊真实的意思?你小子可劲折腾,朕给你最大的行动自由,如果对倭一战你能全胜,一切都好说,如果败了,嘿嘿嘿,以后有你的好日子过。

看来对倭一战是只能胜不能败了,其实,罗禹根本没有想过会失败,他只想怎样才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实在不行,来一个他原来时空日寇侵华时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呗,当一回岗村罗禹也是不错的想法,就当是为几千万先烈们讨回一点利息。

既然提前到达了余杭,就能抽出两天时间先让这支新组建的陆战队见识一下大海的威力,他们都是来自于内陆,游泳都还没有全会,不知道海水是咸的,喝多了会死人。

刘仁愿很体贴的派过来了一千名军士,看他们黝黑的脸庞和布满厚厚老茧的双手,就知道他们是海军高手,由他们来充当游泳教练,每人教五名学员肯定很快就能收到效果。

二月份的海水才刚刚解冻,并不适合人下水,但罗禹实在是没空等到夏天了,于是只能下令现在就开始训练。

看着一名三十多岁的海军一脚就把一个关中大汉踹到了海里,罗禹心里一抽一抽的。

栓绳子你好歹拴在腰上,拴在脖子上算怎么回事?关中大汉秤砣一样的往下沉。

看着已经没顶了,那名海军就把绳子拎一拎,而海中的大汉不知道喝了多少海水,手脚拼了老命的扑腾,水花都能打船上来。

后面等着的那些关中大汉,一个个面如土色,没想到他们就是这样教游泳的。

一个人也就罢了,等那些不会游水的大汉全部被揣进大海之后,整个海面像是开了锅,哭号之声整耳欲聋。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鲨鱼”,罗禹就再也坐不住了,跳了起来,准备让那些水兵把关中的旱鸭子全部提上来,要是被鲨鱼咬死一两个,麻烦就大了。

一名海军士兵拱手道:“将军,没有鲨鱼。那是其余水军顶着鲨鱼鳍在海里游动,唬人的……”

罗禹这才松了口气,笑道:“刘将军就是这样训练你们的?”

那名军士也笑道:“回将军话,外海的风浪比这里要大上不少,而且是真的有鲨鱼袭击我们,刘将军神勇,有一次为了救人,用一把鱼钗钗死了三条两百多斤重的食人鲨……”

罗禹听后不由的赞叹,这刘仁愿还真是英雄人物,竟能在水里搏杀巨大的鲨鱼,有此人物相辅,对倭一战又添几分胜算。

水军们下手太狠,罗禹自然需要抚慰这些可怜的关中汉子,一辈子最多在小河沟里光着屁股扑腾两下脏水,就这还没少挨爹娘的揍。

如今被人家一脚就踹到深不见底的大海里,喝几口盐水也就认了,可是后面老有鲨鱼在转悠,这就要了老命了。

这些见了老虎都敢提着刀子拼两下的汉子,自从见了鲨鱼那张恐怖的大嘴,这东西就成了梦里面不可或缺的元素。

好不容易才捱到吃午饭时间,他们竟然对平日里吃不到的海鲜毫无兴趣,每个人都在发抖,好像对大海已经惧怕了。

有的人甚至还求起罗禹来:“驸马爷,您还是让我们在岸上吧,我们不怕千军万马,也不怕马革裹尸,但这游泳是真学不会啊……”

“狗屁!咱关中汉子上山擒得了虎,下海捉得了龙,不就是游泳么,小事一桩,下午,我陪你们下水,就不信了,咱们连刀法都练得好,游泳不算个事情,这些海上的混蛋,不就是会游泳么?有种的上马,和咱们拼上几十回合,看看谁比谁厉害,你们都是好样的,知不知道,老虎会上山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既会上山也会下海的老虎,你们说厉害不厉害?”

围在旁边的军卒一起点头,这样的老虎当然很厉害。

只是听说驸马爷也要下到冰冷的海里,不由得暗自惭愧,军中大将只要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不算数的,驸马爷说下午下水,就绝对不会等到明天。

罗禹只留了一条裤衩子,被寒风一吹,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不能再等了,闭眼从宽大的军舰边上跳进了冰冷的海水里。

很好,整个人都被冰冷海水包围,罗禹都快忘了动作了,直接就往并没有多深的海底沉下去,这可把众人吓一大跳,驸马爷也太拼了,他好像不会游泳……

刘仁愿那边的军士早就跃下去了十几人,他们全都潜入水里搜寻驸马的身影,心中祈祷驸马爷不要出事,不然,可能会被诛九族。

罗禹当然会游泳,他在没穿越过来时就是他们县游泳队的成员,到这里后也没有忘了游泳技能,去年夏日还曾单独去山里的深潭潜水抓鱼,今天只不过一下子没有适应冰冷的海水,才会沉入海底。

全身都被冰冷的海水刺得生疼,罗禹恢复过来对身体的控制权,努力的手脚并用,往海面升去。

当那些海军士兵见到罗禹快速的游动起来,心下松了一口气,紧跟着他一齐浮出了水面。

终于适应了海水的温度了,罗禹笑着开始了自由泳姿,在舰船间来回游动,很是快活。

难得有机会在这个时代使用自由泳让他们开开眼,罗禹顺便教起了在水中的海军军士们。

水里很暖和,这股暖流应该是从南边过来的,怪不得海冰融化得如此之快。

按御林军这种学习速度,后天是难以成行了,想要让他们熟练掌握游泳、潜水、水中战斗等技能,没有六七天是不可能的。

可是倭国海军能给罗禹那么多时间吗?他们退回大海已经半个多月了,如今到底在哪竟然没有一点消息,特战队乘船出海查探也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

想要全部拉到翁山去训练,却担心那里的环境不适合这些初学者,唉,两难啊。

到底该如何选择?罗禹有点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