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花开蝶满枝,而树倒自然是猢狲散。

真正到了军心涣散,势不可为的地步,就算是皇族的黄万勇也选择了偷生苟活。

接过了黄棣的佩剑,朱昌海并没在负责京畿防御的九门提督衙门多做停留。

他是跟王莲英这个带路党,一路进到皇城内。

此刻的皇城,正在被侯雨峰统帅的紫营接管。

朱昌海一边朝着正在忙碌的官兵摆了摆手,让他们该干嘛继续干嘛去。

他则在王莲英的带领下,来到金銮殿。

此时的金銮殿早已是空无一人,然而在这朱墙黄瓦下的空荡荡的大厅,依然是如此庄严肃穆。

朱昌海推开虚掩着的朱漆大门,先是看到了那金碧辉煌栩栩如生的龙壁。

接着他看到虽然历经岁月磨砺,依旧铮亮的地板。

然后他又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缠龙金柱。

最后他把目光停了在了那金光灿灿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威严的龙椅上。

片刻之后,他毅然把目光挪开,扭头让王莲英带他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由于黄棣走的匆忙,来不及收拾的奏章和文昭散落的到处都是。

朱昌海拾起了一本洒落在脚下的奏疏,边看边坐在了黄棣书案的椅子上。

看着东王开始仔细地查看起了这些资料,王莲英识相的退出去,给这新东家准备茶水去了。

半晌过后,等王莲英张罗回来了茶水。

不过他却发现那东王,已经在书案另一边的软榻上睡着了。

连日的鏖战,朱昌海也是几日不眠不休。

而此刻的他睡得是否安详,却是无人知晓。

******

朱昌海在盛京的御书房里酣睡,而浔州的李湘林却刚刚得知李军旗身亡的消息。

怒不可遏的他,一把推翻了眼前的书案,然后把书房内所有的瓶瓶罐罐摔了个稀碎。

半个时辰后,一脸铁青的李湘林从房内走了出来。

他狠狠地对在门外等候多时,却不敢进去的骆健飞说道:“传令下去,朕要亲临战场!”

显然此刻,他还不知道盛京已经被拿下的消息。

两日之后,李湘林在金衣卫的拱卫下来到了盛京。

相较于刚刚得知痛失爱子的震惊与愤怒,李湘林表面上已经平静了很多。

他先到了九门提督府内,查看了李军旗的遗骸。

看着躺在冰块上,半个月前还跟自己有说有笑的骨肉,李湘林半晌一句话都没说。

整整一个时辰后,李湘林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门。

出门的那一刻,他只是对周围的人说了句:“好生安葬安王!”

李湘林离开九门提督府后,就直接住进了大济的皇宫。

跟随王莲英投诚的一个老太监,“一不小心”得透露了一句:“东王在金銮殿的门口看了一眼,但在御书房里小憩了半晌。”

李湘林当即让人,把原来御书房里的东西全部烧掉,而新的御书房则换了地方。

跟随李湘林一同抵达盛京的金衣卫,开始接管了皇城防卫。

而一起过来的忠王鲁天星,张罗着各项内务的杂务。

不过东王朱昌海这些天也没闲着,他在恭亲王府内,落实着黄、紫、橙三营控制盛京后大大小小的琐事。

虽然同在盛京,但天王李湘林和东王朱昌海多日都没见上一面。

那个王莲英留在了东王的身边伺候着,嘴里称呼东王为:“九千岁。”

对这个新的称呼东王自然是很受用。

于是很快东王府上上下下乃至整个紫营,都开始跟随着这么称呼。

太宁军进入盛京的大半个月,忙着接管宫城,看管俘虏,清查着各种物资和俘获。

而大济的朝军,则在盛京以东的100多里的丹徒集结。

而在江北,黄荣率领着禁军的残部设立了江北大营。

不过由于屡战屡败,加上元气大伤。

无论是江南的大济朝军,还是江北大营都还是在等着各地调兵补充兵源,暂时没有实力发起反击。

反观太宁军这边,随着绿营和黑营的陆续抵达,盛京的防守却也更加稳固。

五月底,金云鹤、石玉成和李新月都陆续抵达了盛京。

而司马枫、查伊伊、石芊芊等人作为受封人员代表,抵达了盛京。

六月初一那天,天还没亮,司马枫就被叫醒了。

洗漱完毕后,司马枫穿上了早给他准备好了的官服。

睡眼迷蒙的他,跟着石玉成骑着马去正式上朝了。

这一天是大顺新朝,在盛京的正式登基大典。

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金銮殿前,这里早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了。

司马枫很快认出了不少熟人,这里面当然有南王颜国章、江王罗有旺、英王柯勇。

于是很快司马枫几人聊着各自最近的见闻。

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赶来,丞相郝洪宇,还有东王朱昌海的到来朝会正式开始。

众人移步到了金銮殿内,跟随着众人三拜九叩之后,司马枫打量着坐在龙椅上的李湘林。

此刻的李湘林身穿金色的黄袍,神情已经看不出太多的哀喜。

接着就听着一个中气很足的太监,开始宣读着《大顺天帝圣谕》。

“黄孽之运告终,而天帝之真人已出!

黄家不仁,纵贪官污吏横行天下;皇族暴戾,饲暴龙恐吓黎民;使剥民脂膏,民不聊生!

皇族罪贯盈,苍天震怒,命吾天帝重肃天威,创建太宁义军,扫除妖孽,廓清中洲,恭行天罚!

天帝吾主下凡,救众安民,扫妖除害。

吾太宁大军自苍南至盛京,一路滔滔,势如破竹,天下诚服。

盛京唾手既得,如此其易,如此速者,岂非上苍欲使吾主天下乎?

倘违天命,皆需膺上苍之怒!

……

凡天下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天下丰荒,往来相通。

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帝之田。

凡当收成时,两管带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钱粮亦然。

店铺照常买卖,其本留续,但其利十取七归天帝。

城乡军民所生男女,亦选择归天帝。

盖天下皆是天帝一大家,天帝有所用,则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使天下共享天帝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