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翼瑾风云记 > 第一章 崔胤无谋中贵乱,宋州朱温居朝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章 崔胤无谋中贵乱,宋州朱温居朝堂。

唐朝末年,军阀藩镇割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宦官专权,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就连皇帝废立皆出于宦官之手。民不聊生,农民起义蜂拥而起,导致天下大乱,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危如累卵,摇摇欲坠了。

公元901年,大唐宰相崔胤为了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欲邀梁王朱温带兵入京,协助其诛杀宦官。为了保证马到成功,崔胤又欲私下拜访与之交好的德王李琼,打算将自己的谋划告知李琼,憧憬李琼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共同剪除宦官。

在一个月高风清的夜晚,崔胤乘马车来到德王府。崔胤叩门后,被德王府家仆引达府内正堂,李琼连忙吩咐侍女上茶点。

在二人一番客套寒暄后,李琼便问道:“宰相大人平日日理万机,公务缠身,今日为何有如此闲情逸致?光临我府,不知宰相大人今日有何见教?”崔胤答道:“王爷取笑我了,我平日不与王爷您走动,是怕惹旁人非议,说我和王爷您结党营私,我自己倒也无所谓,只怕不仅让王爷您白白担受此等恶名,还会遭陛下猜忌,我可就百身莫赎了”。李琼回道:“那宰相大人今日光临鄙府是何意?”只见崔胤抿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杯,言道:“我今日不请自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没有提前通传王爷,今日冒昧前来拜访王爷,实在是唐突失礼,也是无奈之举,只因如今京城四处皆是宦官爪牙,为避麻烦,我只能悄悄前来,还望王爷见谅”。李琼见崔胤如此客气,一席话更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不明就里,便回道:“宰相大人,无须客气,你我同朝为官,同殿为臣,有何事尽管直言不讳”。崔胤闻言站起来说道:“想必王爷您也了然于胸,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然是内忧外患,飘摇欲坠了。如此困境,王爷您身为李唐宗室,为何不站出来扶大厦于将倾,救社稷于危亡呢?”李琼义愤填膺道:“如今军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中央羸弱,我空有一腔热血抱负,却是有志难申,报国无门啊!”崔胤继续言道:“既然王爷有此热忱,我今有一策,愿与王爷您共图之”。李琼闻言大喜道:“愿洗耳恭听宰相大人良策”。崔胤小心翼翼的望了厅外几眼,李琼立刻会意道:“我府中高墙楼阁,密不透风,乃密勿之地,安全无恙,宰相大人您但讲无妨”。崔胤答道:“先前陛下与我共议,拟请梁王朱温带兵入京,和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共同诛杀宦官,先夺回禁军指挥权,再图藩镇军阀,假以时日定能使大唐王朝恢复往日神韵,不知王爷肯助我一臂之力否?”李琼闻言大惊道:“万万不可,此举无疑于引狼入室。朱温何许人也?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之人。先是依附于黄巢,狐假虎威,毁我大唐社稷。后又见农民军败亡,摇身一变投降朝廷,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如此奸佞悖逆之人,不可深信,还望宰相大人三思而后行”。崔胤答道:“我与梁王相交甚笃,过往从密。梁王为人敦厚勇毅,乃值得深交之人。再者他与大唐王朝亦有再造之恩,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陛下彰其劳,念其功,赐名其全忠,陛下宠信梁王之心可见一斑。梁王亦是感恩图报之人,必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替陛下一举斩杀宦官,还朝廷一片清明”。李琼激动的回道:“朱温鹰视狼顾,乃欺世盗名之徒,与东汉董卓,西晋司马昭等人一丘之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可托付其大任。难道宰相大人忘了东汉何进乎?何进为诛杀十常侍,迎董卓入朝,不但汉室被董卓颠覆,何进自己最后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可悲可叹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的历史悲剧任然历历在目,宰相大人您竟全然不察,可谓愚蠢至极。望宰相大人能够以史为鉴,从长计议,切勿意气用事,免得抱憾终生”。

崔胤被李琼一番慷慨陈词气得半死,大怒道:“好你个李琼,本相以礼相待,你竟然不识好歹,竟然对我恶语相向,竟然将我比作胸无点墨的何进,想我崔胤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对朝廷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凭借赫赫之功,才居宰相之位,与何进有云泥之别。见你平日满口忠君报国之道,想你必是忠义正直之人,故而拿不世之功与你共图之。你不但不思感恩,反而狗咬吕洞宾,含血喷人,你乃狼心狗肺之徒”。李琼大怒道:“你为了一己之私,竟然不察民情,竟然大行阿谀谄媚之举,蒙蔽陛下,毁我祖宗基业。你乃朝廷罪人,有何面目让我对你感恩戴德?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崔胤反驳道:“我身居宰辅,既食君禄,当尽君事。我对陛下鞍前马后,尽心竭力,何错之有?”李琼怒不可遏道:“你虽居宰辅,可你刚愎自用,识人不明,忠奸不分。你这样一意孤行,只会给大唐王朝带来灭顶之灾。你还有何面目忝居于庙堂之上?有何面目大言不惭忠君报国之道?”崔胤闻言暴跳如雷道:“你简直是一派胡言,竖子不足与我谋”。崔胤说罢,气冲冲的离开了德王府。

二人争吵正酣之时,丫鬟翠儿跑来对王夫人言道:“夫人大事不好了,王爷和崔大人不知因何事而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王夫人闻言,大吃一惊,急忙起身欲向正堂走去,翠儿喊道:“夫人,您有孕在身,您慢点”。王夫人回道:“若任由事态发展,会出大乱的,我们还是快点吧”。翠儿赶紧扶着王夫人向正堂走来。

崔胤走后,李琼更加气愤异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想祖宗基业快要毁于一旦了,自己不居其位,有心无力,谋政不得,可崔胤位居中枢,偏偏闭目塞听,不识大体,非要横生枝节,大唐王朝可能要亡于崔胤这等宵小之手了,想到此,李琼不由得怒火中烧。

王夫人和丫鬟翠儿,不一会便来到了正堂,见崔宰相早已不见了,只独留李琼一人唉声叹气。王夫人见自己夫君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呆若木鸡,便问道:“不知王爷因何事与崔大人争执?竟如此气愤落寞”。李琼本想对王夫人发发满腹牢骚,但见王夫人肚子日益越来越大,心想生产之日估计也为期不远了,故不忍徒增王夫人烦恼愁绪,只好强忍怒气言道:“寻常事耳,无非是与宰相大人争吵几句家长里短而已,无足轻重的,夫人不必担忧,现天色已晚,且夫人有孕在身,理应早些歇息”。王夫人说道:“既然王爷无事,妾身也就心安了。王爷也不宜操劳过度,也应早点休息”。李琼答道:“夫人先去,我处理完琐碎公文就来,翠儿你好生照顾好夫人”。说罢,王夫人便在翠儿的搀扶下,缓缓徐步回了后堂。

李琼心想自己也算后继有人了,心中不免有一丝安慰,但又想到大唐王朝命运已经如此多舛了,此子若降落人世,更是前途未卜,不知该何去何从呢?不由得眉头紧起来。

过了几月,王夫人顺利产下一男婴,名唤昌翼,有繁荣昌盛,辉煌腾达之意。李琼抱着小昌翼,满心欢喜,爱不释手,王府上下也洋溢着一片幸福祥和之气。李琼有意为昌翼举办一个盛大隆重的满月酒,一来为王府增添祥瑞,二来为大唐王朝和皇帝祈福,三来希望借此盛会,能结交一些有识之士,能为匡扶大唐王朝出谋划策。

一月后,盛大隆重的满月酒如期而至。德王府上下张灯结彩,高朋满座,欢心雀跃,锣鼓齐鸣,热闹非凡,众人也相谈甚欢。李琼夫妇抱着昌翼一一答谢各位宾客,众人见昌翼生得天庭饱满,皆言此子贵不可言,长大后入将拜相,不在话下。李琼夫妇闻言也异常高兴,连连向宾客敬酒还礼。

忽见宫廷侍卫欧阳靖神色匆匆进入王府,说有要事禀报德王李琼,李琼连忙将欧阳靖请到僻静的偏房,问道:“欧阳侍卫,究竟是何事?你如此行色匆匆”。欧阳靖回道:“王爷大事不好了,大宦官韩全诲提前知悉了崔宰相诛杀宦官的计划后,竟然先发制人,已胁迫陛下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而去了”。李琼大惊失色,直接瘫倒在地,久久不能起身。欧阳靖言道:“现在形势已然迫在眉睫,请王爷早点定夺”。李琼缓过神后,站起来答道:“果然被我言中了,乱我大唐之人必崔胤也,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免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你速回大营,点齐本部人马,随我前去凤翔搭救陛下,酉时你我光华门汇合”。欧阳靖领命而去。

李琼急忙叫来王夫人和管家袁华,李琼对袁华言道:“陛下遭奸人胁迫,已命在旦夕,我断定不日后朝中必定会发生大乱,你乘着昌翼刚出生不久,还未登录在册。天黑之后,你务必带着昌翼和夫人离开长安,找一安全之地,隐姓埋名过一辈子,也算为我李唐宗室保留一点血脉了,我李琼在这里拜谢了”。袁华回道:“王爷千万可使不得,您折煞老奴了,既然王爷有命,老奴照办就是了,可如今兵荒马乱的,连京城都不太平,天下那还有太平之地可言?”李琼言道:“宋州砀山乃朱温兴起之地,放眼当今天下,最朱温势大,想必砀山应是最安全之地,你带上夫人和昌翼,可去砀山落脚”。袁华跪下回道:“王爷对老奴我大恩大德,老奴无以为报,老奴纵使粉身碎骨,也定然会护夫人和少爷周全,只是王爷您不随我们一起离开吗?”李琼答道:“我身为太宗皇帝子孙,上不能报社稷,下不能安黎民百姓,已是不忠不孝。如今陛下蒙尘,生死不知,我岂能独善其身,置陛下生死于不顾?我要前去凤翔搭救陛下,你赶快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京城”。

袁华领命而去,王夫人言道:“王爷执意要孤身犯险,舍身取义,那妾身也愿随王爷共赴凤翔”。李琼回道:“我此去凤翔生死未卜,岂能让夫人同去?”王夫人回道:“你我夫妻早已融为一体,理应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王爷您又何必撇下妾身,独闯龙潭虎穴呢?”李琼见执拗不过王夫人,只好作罢,言道:“夫人如此深明大义,大义凛然,真乃巾帼英雄。有妇如此,我李琼夫复何求?那就让我们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共同搭救陛下吧”。

李琼夫妻二人不约而同伸出手来,二人牵着手走出后堂,来到正厅,对着满座宾客,李琼言道:“今日乃犬子满月之喜,承蒙各位同仁好友不辞辛苦,前来观礼,我王府上下亦不甚感激,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只因府中现在有急事亟待处理,故无暇再招待各位了,还请各位贵客先行离开。待他日事毕,我李琼必一一登门向各位致歉,对不住各位了”。

各位宾客都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德王府,王夫人抱着小昌翼久久不愿释手,痛哭流涕,最后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咬紧牙关,狠下心来,将昌翼交到了袁华手里。

李琼夫妇带着侍卫到光华门和欧阳靖汇合后,他们合兵一处,策马扬鞭直奔凤翔而去。

朱温大军刚行至兴元府,朱温就接到了崔胤求救信。朱温当机立断,带领几十万大军转头向凤翔杀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凤翔城围得水泄不通,逼迫李茂贞交出皇帝和韩全诲。

李茂贞见朱温大军来势汹汹,不好抵挡,有心与朱温讲和,又不甘将皇帝拱手让与朱温,犹豫不决,骑虎难下。谋士周当看出了李茂贞的心思,便对李茂贞言道:“大王,凤翔城坚固无比,地形易守难攻,城中兵多将广,粮草更是堆积如山,且朱温兵士多南方人氏,长期久战必水土不服,且朱温孤军深入,长期久战,必补给不足,大王您只需坚守几月,朱温大军必疲劳而退”。李茂贞故作深沉,试探性的问道:“先生之言不无道理,可孤留下那无权无势的皇帝老儿,对孤又有何益处?只是徒增几张嘴吃饭耳。为此又何故得罪朱温呢?不如顺水推舟,将皇帝送与朱温,岂不落个自在?”周当答道:“王爷您一直胸怀大志,有图霸天下之心。如今皇帝自动送门来,可谓天赐良机啊!大王您切勿坐失良机。李茂贞反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周当答道:“您可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夺取长安,据淆函之险,固守关中,成就一番霸业,也不失为曹操耳,望大王明鉴”。周当一番话与李茂贞心中所想简直不谋而合,故李茂贞心中大喜,果断拒绝了朱温和崔胤要人的请求。

朱温见李茂贞态度如此坚决,气得火冒三丈,下令大军强攻凤翔,谁知凤翔军用弓箭阻之,朱温大军进退不得。朱温无计可施,后朱温听取谋士李振建议,将凤翔城围而不攻,只是截断了凤翔城的水源。

李琼夫妇也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凤翔,听说皇帝暂无生命危险,心中的大石也算暂时落地了。李琼本想指责崔胤祸国殃民,但见朱温一直在侧,不好发作,只好悻悻作罢。

凤翔城被围了数月之后,由于城中缺乏水源,百姓士兵饥渴难耐,怨声载道,导致暴动迭起,李茂贞坚持不住了,派人将皇帝和韩全诲拱手送与朱温,并附上求和信一封。朱温见几乎不费一兵一卒,皇帝就唾手可得,可谓大获全胜。朱温心中大喜,就不与李茂贞计较了,随即在军营斩杀了大宦官韩全诲。朱温志得意满,带着皇帝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了长安。李琼知道一场更大的腥风血雨即将来临,但他又无能为力,只好称病不朝。

回到长安后,朱温大权独揽,总领朝政,生杀予夺,不在话下。朱温将皇宫几百太监全部斩杀殆尽,至此困扰唐朝百年的宦官问题,彻底在朱温手中得到彻底解决。朱温任人唯亲,三省九部皆安插自己亲信,且排除异己,致使朝中无数大臣无辜被杀,众人更是敢怒不敢言,朝中彻底成了朱温的一言堂,更是胁迫皇帝封自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加九锡,权倾朝野,并以皇帝仲父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