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68年1月11日,陈天明将签到获得的S370大型机(高性能计算机)和自动取款机交付给了远东银行。邱生在拿到设备后如获至宝,立马就开始了安装调试,同时还通过tb电视台的今日财经节目(陈天明设立工作室制作的)和港岛财经报(陈天明收购小报改版的)向民众大肆宣传。

这有自己的喉舌就是好!

陈天明不但把远东银行的热度炒起来,而且还对高性能计算机、自动取款机和磁条银行卡做了详细的介绍,都恨不得手把手的教普罗大众使用。

明明就是一档财经节目、一份财经报纸,却被陈天明做成了软广告。

哎,就是这么任性!

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财经’宣传,港岛民众纷纷前往各处自动取款机看稀奇;见此情景,邱生就更开心了,他立马安排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到各处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还别说,这效果真是杠杠的!

自从取款机和磁条卡投入使用以来,远东银行的新增开户人数和存款金额就极速攀升,引得各大银行纷纷为之侧目。

当然,这也不能怪同行。毕竟锅就那么大,远东银行扒拉多了,那别人自然就少了嘛!而且还不仅是锅里的少了,就连碗里的都少了。

于是,港岛的某些媒体就开始质疑自动取款机和磁条银行卡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了。

不过对此,陈天明倒是并不慌张,反而还更高兴了。因为他正愁不知道该如何保持远东银行的热度和充实财经新闻的内容呢,对方就主动送上门来了。这一来二去的,双方就隔空打了半个月的嘴仗;直到临近春节,吃瓜群众都没心情关注了才肯罢休。

2月2日,节日的气氛还未消散,财经新闻就再次放出重磅消息:由寰宇投行出资,龙国人方进新携32名证券经纪人,根据《港岛公司法》的规定,于1968年1月25日向港岛当局提交注册登记,创办了一家全新的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

此消息一出,港岛上下大为震动,尤其是那些‘港岛会’的成员们,更是惶惶不安。一时之间,各种质疑声和反对言论甚嚣尘上。一场新的论战似乎一触即发!

热爱吃瓜的港岛民众已经备好了瓜子、花生、矿泉水,就坐等看戏。可这一等就是六七天,而身为主角的方进新连面都没露一下,更别提什么论战了。唯有一众媒体还在集体高潮,它们不停地寻找各类专家和社会贤达来发表意见,甚至还找了不少的‘港岛会’核心成员参与。

总之,从整体来看,这波舆论还是反对的声音占主流,而支持的声音则较小。就算是支持的,其表态也颇为审慎!当然了,这里面反对声音最大的,还是要数‘远东会’的直接竞争对手‘港岛会’了!

那这场大戏的主角方进新又去哪儿了呢?

他当然是哪儿也没去,他被陈天明故意藏起来了!

其实不只是方进新,所有知道‘远东会’组建的人,陈天明都提前打好了招呼:要他们保持沉默不做回应;就算是实在避不开,非要表态的话,那也要说得模棱两可。

经过一周时间的舆论发酵,论战终于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面,支持声已经微乎其微,而港岛的《早报》、《星报》、《虎报》、《邮报》等外资媒体,则成了反对者的主要阵地。尤其是约翰牛的《星报》,竟然在自家报纸上公开对远东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动机提出了质询,引得众多媒体纷纷转载。

至此,陈天明觉得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他连夜召集方进新进行了四期节目录制,并将节目的主要论点同步给了《港岛财经报》。

周六,无线电视台的《今日财经》节目和《港岛财经报》同时对外发布预告:‘远东会’创办人方进新,将对前期所有的舆论质询进行回应。此预告一出,港岛上下不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甚至于一众吃瓜群众,全都是翘首以待。

“天明,你安排方进新准备怎样回应?我可是看过那些报纸的,问题很尖锐啊。”霍生问道。

“是啊,一个回答不好就很容易陷进去。”娄父也关切道。

“我觉得你们都太小瞧天明了,这些质询能难倒他吗?都放宽心吧,天明根本就没把这帮约翰牛放在眼里,他只是在利用这次回应,给远东证券交易所造势呢!跟之前炒作远东银行的方式如出一辙。”自从陈天明的一番运作,让远东银行起死回生,甚至一跃而成了港岛最大的本土银行之后,邱生对陈天明总是有种迷之自信。

“还是邱生眼尖,其实这次的回应就是个幌子,进新是去为‘远东会’打广告的。”

“哈哈——我就说嘛,天明肯定是在造势!”

看到邱生得意的样子,霍生也笑了,“老邱,你真以为我们没看出来,天明是在借机造势吗?‘远东会’还有四天就正式面世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回应对手的质询,那意图还不明显?我们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提前知道,天明是如何回应‘港岛会’的质疑的。”

“而且邱生说错了一点儿,天明在运作远东银行和‘远东会’上的手段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先声夺人,直接充当了行业的引领者,一举扭转了远东银行的不利局面;后者是先抑后扬,前期压得有多狠,现在反弹就有多高。”

“得,都是一帮老狐狸,那我也不献丑了。还是让天明说吧,我也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回应的?”

众人将目光都齐聚在陈天明身上。

“其实对手的论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港岛作为一个地区,而不是一个国家,其市场规模小,容不下多个证券交易所;二、‘港岛会’现在办得很好,运作很流畅,完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三、如果没有新的资金和新的交易者进场,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又该如何维持。”

“这三个论调可是收获了一大票的拥趸啊,回应起来不容易,你是怎么安排的?”

“第一个论调很好反驳,港岛是一个地区不假,可它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小。港岛的上市公司数目一直维持在65家左右,但是工厂数已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至1967年的余家,至于进出口额更是由12亿攀升至84亿。港岛的证券市场一直停步不前,已经不能反映经济整体力量的增长了,所以说成立新的证券交易所不但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与社会实质需求强大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