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宋出圈记 > 第232章 临安百态(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妹子有艺术天赋,在书画上颇有建树。尤为难得的是,她写得一手好字;而更奇特的是,她能把宁宗赵扩的字临摹的惟妙惟肖,连赵扩自己都分辨不出真假。

立赵昀为皇子的诏书,正是出自杨妹子之手;所以,她有杨太后和史弥远二人的把柄。

现在,她发飙要把这件事宣扬出去,这就让杨太后发了慌;这可不仅仅是关系到几个当事人,整个大宋都会因此陷入动荡!

她忙上前一把捂住妹妹的嘴,凶巴巴地训斥道:“你疯了,这些话也敢胡乱往外说?”

杨妹子挣脱了太后的手,瞪着眼睛决绝地说道:“顾不得了。官人若是没了,我活着也没意思。我胡家没了,史家、杨家和赵家,都别想独善其身!”

杨妹子的话让杨太后愣怔住了,她咬牙切齿地质问道:“混账东西,你难道就不姓杨?”

说着,顺手就给了杨妹子一耳光。

这一耳光很重,也很突然;

杨妹子伸手捂住了脸,泪水在眼眶转动起来。

一家人相聚临安有三十多年,姊妹间可从来连句重话都没有过;而现在,姐姐居然跟自己动了手。

望着姐姐眼里的凶光,她忽然生出了陌生感,依稀间还产生了些畏惧。

这还是那位宠着自己的姐姐吗?是那位万事顺着自己的姐姐吗?

于是她怯怯地说道:“我夫家姓胡,我有了他的孩子-----”

见到妹妹这般样子,杨太后突然间没来由的心里一酸,目光一下就转为了怜惜;

她为这巴掌生出了悔意;

她无儿无女,眼前的杨妹子与其说是妹妹,其实更多时候是当作了女儿。

她伸出手去,想摸一下妹妹被打的地方,谁料杨妹子畏缩地向后退了半步。

“别怕,姐姐不会再打你一下了。”杨太后语带心酸,柔声说道。

她将手盖在杨妹子的那只手上,又痛惜地说道:“其实打在你脸上,跟打在姐的脸上是一样的!”

杨妹子略挣扎了一下,就僵硬着身体,任由姐姐摆布。

只是她眼里的抗拒,让杨太后明白,这一巴掌,让俩人之间有了距离。

她轻叹口气,将妹妹的手拉开,然后在对着巴掌的印记轻吹了几口;随后说道:“你回去等着吧,姐这就去史府,他若不调兵,姐就跟他拚了!”

说着,她也不怕摔了,一路小跑着去唤人备轿。

此时已临近黄昏,杨太后的轿子刚转到御街口子,就见前方被一群人堵住了。焦躁的她喝令宫人前去打探,没一会宫人惶恐地回报说,是太学生伏阙上书,请新君下旨往援楚州。

“胡闹!”心中很不爽的杨太后,不觉脱口而出这两个字。

只是转念一想,她又不觉笑了。

她暗道:这帮太学生倒是会赶时候,自己正好借力逼史弥远调兵。

再说杨妹子闷闷不乐地自皇太后宫返回,刚一进门就见王氏陪着吕双正往外走。

见到杨妹子回来,吕双恭敬地闪身一边,施了一礼。

杨妹子知道他是胡言的人,就强作笑颜温声问:“最近可好?你那边有没有奴家官人的消息?”

吕双跟她接触较少,就有些拘谨地答道:“小人今早听闻市面上的传言后,就派了人北上,恐怕还要个十天半个月才会有消息传来。”

听他这样一说,杨妹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

吕双这时劝慰道:“主母勿须担忧,主公他不仅多智,一身功夫也少有人能敌,金人在他手上必然讨不到便宜。”

杨妹子黯然说道:“唯愿如此,只是奴家这心里总踏实不了。”

这时王氏上前道:“胡广济他们把太学生鼓动了起来,要伏阙上书,吕大哥召集了手下混在人群中,保护他们;他这是抽了空来给我们报个信,以免我们担忧。”

杨妹子闻言心中感动,哽噎着说道:“官人有你们这帮兄弟忠心相随,他必能化险为安!”

吕双慌忙说道:“我等都受着中大夫的恩惠,敢不效死。只恨不能伴在他的身边,祸福与共。”

话毕,又重重施了一礼,就向朝天门赶去。

朝天门外,人山人海;宽阔的御街现在是人挤人,连呼吸都困难,没点体力根本就立不住脚。

即便如此,人们依然不要命地往人最多的地方钻;

这是天性,有热闹不看,岂不是亏了。

“大官人,您怎么出来?是书生们怯了么?”

有人满头大汗的从人堆里挤了出来,马上就有人上前打听。

那人一脸便秘地答道:“书生们精神头足着呢,等会有好戏;只是咱憋着尿,得找地方去放水。”

说着便小跑着钻进了路旁的茶坊。

另一人这时说道:“不过是一帮子酸秀才闲着没事找存在感,闹不出什么名堂来。”

马上有人表示反对道:“话可不能这样说,他们这可是爱国义举!”

跟着有人嗤笑道:“爱国?爱谁的国?这国姓赵,关他们鸟事?一帮子书生读书读傻了,皇上不急太监急!”

这厢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正在议论,前面这时出事了;

临安府调来了大批厢军,要阻止太学生通过朝天门。

人群的前头是两千多太学生,他们手臂挽在一起,挺着胸膛,顶着厢军长枪的枪尖向前挪动。

现在的他们,浑身热血沸腾,高呼着口号,颇有舍身取义的情绪。

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大家事;

一次演讲,让他们大多数人从沉睡中醒来;

原来,他们居然还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原来,他们不只是对家族兴盛和传承有义务,对这社会还有着更崇高的责任。

那位唤醒他们的人去承担责任去了,他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野蛮对文明的践踏,那么他们怎么能安坐三尺书案前,看着他孤军奋战呢!

所以,当胡广济几人发出号召时,他们没有一丝的犹豫就结队冲向了御街。

死亡并不可怕,人总有一死,怕就怕死得没有一点价值;

如果身上流出的血能换回麻木之人的良知,如果能匡复人间正义,那就让刀斧加身好了!

所以,没有人去想那泛着寒光的枪尖入体会不会疼,他们要舍生取义。

厢军兵丁们在一步步往后退,他们不理解这些衣食无忧的书生们在发什么癫;

好好读书,中个举人做官不好么?

做了官可就是大老爷了,那可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俺们这帮苦哈哈的大兵,可眼馋着那些三妻四妾的老爷们呢!

兵丁们可不敢让锋利的枪尖,真的刺入书生们的胸膛;这些书生的背后站着的可是大家族,家里总有那么几个在朝里做官的,若是伤了死了,这梁子可就结大了。

所以他们只有退,就这样一步步退到了朝天门的门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