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 第156章 赌一把运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当伊格纳提奥斯暗自庆幸李漓的军队不再对他们继续追击时,拜占庭军队的撤退路线已经被未曾料想的新敌设下陷阱。

原来,那些之前逃跑的阿兰人和格鲁吉亚人士兵,并未真正离散。事实上,他们在卢切扎尔的巧妙策反下,已经与保加尔-拉什坎联军结成了意外的同盟,现在他们和保加尔-拉什坎联军一起埋伏在拜占庭军队预计撤退路径的山谷两侧。

这一转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缘。三天前,一位格鲁吉亚军官因与拜占庭的罗马军官冲突而遭到伊格纳提奥斯的体罚,不幸丧命。这起事件激发了长期被拜占庭罗马人压迫和歧视格鲁吉亚人战士们的极端不满。

当卢切扎尔和保加尔-拉什坎联军在一次偷袭中遭遇到这些格鲁吉亚和阿兰士兵时,后者选择了回避而不是抵抗。卢切扎尔利用这个机会成功实施了纵火破坏,这一行为引起了这支队伍里的格鲁吉亚人分队长列凡.巴格拉季昂的注意。经过卢切扎尔和列凡的交涉,这支由格鲁吉亚人组成的队伍被成功策反,加入了保加尔-拉什坎联军,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拜占庭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至于那些阿兰人士兵们则因为其领主为讨好东罗马皇帝而被迫送入拜占庭军中作战,他们在军中同样饱受不公待遇。在格鲁吉亚人队伍叛逃之际,阿兰人军队的领袖巴特拉兹.巴加提尔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同伴们一起叛逃。阿兰人的目的更简单,他们就是要趁乱脱离长期压迫他们的拜占庭军队。

在卢切扎尔的激励下,列凡与巴特拉兹决定与李漓联合作战。他们的计划是击败由伊格纳提奥斯领导的拜占庭军队,并将其活捉,使他成为李漓在与拜占庭当局进行政治谈判时的重要筹码。他们希望通过这一举动,确保自己的诉求被李漓代表性地提出。

卢切扎尔的队伍自这场战斗爆发以来,一直在拜占庭军队的周边进行灵活的游击战,通过这些持续的偷袭活动,她早已注意到塞巴斯蒂安率领的日耳曼人军队的存在。她凭借直觉判断,日耳曼军队可能会切断拜占庭军队在主要道路和平原上的撤退路线,迫使他们选择从乌尊亚种植园南侧的山区撤离。

基于这一分析,卢切扎尔决定赌一把运气,她选择在那片山区的主要入口处,一个地势险要的山谷布置伏兵。她的计划是在这个战略要点进行伏击,从而彻底摧毁这支拜占庭军队。于是,在李漓的队伍和拜占庭军队交战时,战局尚不完全明朗的情况下,卢切扎尔就带着这支临时拼凑的队伍,无声无息地提前撤出了战场。

卢切扎尔召集了契特里、韦利米尔、列凡和巴特拉兹等队伍里的关键人,卢切扎尔宣布了她的计划:让保加尔义勇军站在山谷出口的关键位置,准备承担迎接敌人正面攻击的重任,列凡和巴特拉兹分别带领的格鲁吉亚人队伍和阿兰人队伍则分布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隐蔽,优势地形让他们可以从高处对敌军进行侧翼攻击。韦利米尔指挥的拉什坎军队则隐秘地布置在山谷入口外围,一旦拜占庭军队进入山谷,他们将迅速行动,封锁山谷入口,切断敌军的退路并且以三长两短的号角声作为信号通知所有人。因为在这个计划中保加尔义勇军将要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除了契里特颇有微词,其他人都没有反对。

卢切扎尔的计划被所有人如约执行。随着各支队伍迅速就位,卢切扎尔和她的保加尔义勇军在计划的位置上大大方方地严阵以待。现在,只剩下等待拜占庭军队深入陷阱,一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即将展开。

拜占庭军队在慌乱与混乱中仓惶逃窜,终于就如卢切扎尔算计的那样,他们真的奔入了卢切扎尔设下的埋伏的山谷。当拜占庭军队气喘吁吁地接近山谷出口时,突然眼前出现了卢切扎尔率领的保加尔义勇军,宛如幽灵般在黎明的雾中若隐若现。

“前面那些是亡魂吗?”一个拜占庭军官惊慌地喊道。

“那是保加尔叛军!”一位拜占庭军官指着前方紧张地喊道,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他们人数不多!”

“看起来就那么六七十人,我们冲过去,一举将这群不知死活的家伙彻底消灭!”另一位军官兴奋地回应,眼中闪烁着攻击的火花。

“后方的追兵已经脱离视线。”第三位军官报告着,一丝松懈的气息透露出他们以为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伊格纳提奥斯立即下达命令,“冲过去!”他的声音坚决而有力,随着这一声令下,原本溃散的拜占庭军队迅速重新集结,士气被瞬间点燃,他们整装待发,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卢切扎尔和她的保加尔义勇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卢切扎尔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在她的计划中,这一刻正是将敌军一网打尽的绝佳机会。在拜占庭军队的自信和松懈中,卢切扎尔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突然,一阵急促而紧张的号角声切割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那是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约定的三长两短的号角声!它表示着韦利米尔带领的拉什坎军队已成功彻底切断了拜占庭军队退出山谷的路。

紧接着,山谷四周回荡起一句带着各种口音的不太标准的希腊语:“活捉伊格纳提奥斯!”声音中携带着各个族群特有的发音,这句话不断被重复,仿佛每个回声都在击打拜占庭士兵的心理防线。原本因为伊格纳提奥斯的命令而稍微恢复的士气,此刻再次被震碎,深深陷入了绝望。

当卢切扎尔的伏击计划逐步展开时,拜占庭的前排战士们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战场的突变。号角声的回响,如同死神的呼唤,在他们心中激起一波波恐慌的涟漪。紧接着,四周传来的各种口音夹杂的命令“活捉伊格纳提奥斯!”更是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割裂了他们最后一丝战斗的勇气。这些士兵,原本意图冲锋的脚步戛然而止,面对密闭的山谷出口和四面八方的敌军,他们察觉到前路似乎已被死亡封锁。

而在他们的后方,后排士兵因为视线受阻和信息滞后,仍然处于盲目的战斗冲动中。他们不知前方已是箭步难行,继续推挤着向前冲,希望通过一波波的人潮冲破前方的阻碍。这种盲目与急躁,很快演变成了致命的混乱——一些士兵被推倒在泥泞的地面,随后便是更多的士兵在无法停稳的冲力下,跌倒并在混乱中被无情踩踏。

尖叫声和呼喊声在山谷中悲惨地回荡,构成了一曲战争的挽歌。被困士兵的惨叫声,士气的崩溃声,以及盔甲与盔甲碰撞时发出的金属交响乐,共同在这狭窄的空间里演奏出战场上最悲惨的乐章。那些还未倒下的士兵,面对着同胞的惨状,内心的恐惧迅速蔓延,每个人的眼中都写满了对死亡的无力感和绝望。

这一刻,拜占庭军队不再是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集体,而是一个个孤立的、恐慌的个体,在绝望中挣扎,试图寻找一线生机。而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就隐藏在这场混乱的暗影中,等待着将这场混战转化为决定性的胜利。

在混乱与推挤的高潮中,拜占庭军队遭遇了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伊格纳提奥斯突然在人群的猛烈冲撞下失去了平衡,从马上重重地摔落到泥泞的地面。他的身边,卫兵们本能地冲向他,试图扶起倒地的将军,但伊格纳提奥斯因跌落的冲击而暂时失去了站立的能力,痛苦与震惊让他哑口无言。

就在这个混乱的窗口期,一个声音划破了战场的嘈杂:“伊格纳提奥斯被射中了!”这句话的来源不详,可能只是一个在恐慌中的拜占庭军官无意中喊出的误会,也可能是某个格鲁吉亚人军官用熟练的希腊语喊的,但重要的是它像野火一样迅速在已经士气低落的拜占庭军中传播开来。

卢切扎尔洞察到了这一机会,立即放声大喊:“投降免死!”她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命令的权威。此命令被周围各族队伍接力传扬,他们的口号同样变成了“投降免死!”,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命运的宣告。

影响力逐渐扩大,终于,一个拜占庭军官在无力的挣扎后,将手中的武器砰然掷地。这一行为如同开启了堤坝的闸门,接着更多的拜占庭战士纷纷放下武器,无声地表达了他们的无奈与绝望。他们已经不再抵抗,接受了投降的命运。

卢切扎尔和她的联军抓住这一机会,迅速行动,像猎豹般扑向已经群龙无首的拜占庭军队。她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利用精心训练的战术迅速将敌军分割,形成数个被完全包围的小圈圈。在这些临时形成的包围圈中,拜占庭士兵被迫双手抱头跪地,任由恐惧和绝望吞噬他们的勇气。

卢切扎尔的命令严苛而明确,任何试图反抗或犹豫不决的行为都会被立即制止。周围的保加尔和盟军战士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的长矛随时准备穿透任何企图抵抗的拜占庭战士。在这种高效且残酷的控制下,超过六百名拜占庭军人被迫放下武器,彻底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当伊格纳提奥斯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摇摇晃晃地尝试站起时,列凡已经迅速冲到他的面前。列凡的动作迅猛而精准,他的拳头重重地砸向伊格纳提奥斯的肩膀,强力的一击又一次将伊格纳提奥斯击倒在泥泞的地面上。伊格纳提奥斯痛苦地挣扎着想要再次站立,但列凡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又是一脚狠狠踢在他的侧腹,使他痛苦地呻吟着再次倒下。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战场上的对抗,更是列凡个人深沉仇恨的释放。三天前,他的同伴在拜占庭军队里遭受体罚时惨死,这段刻骨的仇恨让列凡在见到伊格纳提奥斯的那一刻,所有的怒火与悲痛都化作了对这位拜占庭将军的猛烈攻击,每一击都重重地印证了他内心的愤怒和复仇欲望。

正当列凡满怀仇恨地准备再次向伊格纳提奥斯扑去,继续他的报复性攻击时,巴特拉兹及时伸出手来,一把拉住了他。巴特拉兹的声音中充满了紧迫感,他郑重其事地说道:“停手,我们不能再打了,他对我们还有用!”他提醒列凡,伊格纳提奥斯作为战后的谈判筹码具有重要价值。列凡这才勉强抑制住自己的愤怒,停止了攻击。

就在这时,契特里也迅速赶到现场。他走到坐在泥地上的伊格纳提奥斯身边,将长剑轻轻搁在他的肩膀上,冰冷的剑尖让伊格纳提奥斯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契特里的眼神冷酷无情,他低沉地警告道:“你最好老实点,否则后果自负!我可不关心什么战略和政治谈判这些屁事!”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是沉重的。

接着,几名保加尔战士迅速行动,像猛虎下山般一拥而上,将伊格纳提奥斯牢牢按倒在地。在伊格纳提奥斯的抵抗变得越来越无力时,他们迅速将他捆绑起来,确保了这位拜占庭将军的行动自由被完全限制。此举不仅显示了他们对战俘的控制能力,也彰显了他们对整个战局的掌控力。伊格纳提奥斯,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拜占庭将军,现在成了战争和命运的俘虏。

在卢切扎尔冷静而果断的指挥下,战场上迅速恢复了秩序,但这种秩序对于拜占庭的战俘而言,却是残酷的。卢切扎尔下达了明确的指令:所有能行走的战俘必须被捆绑起来,以防任何可能的逃逸或反抗;而那些重伤者,由于在当时的军事逻辑中被视为负担,遗憾地被决定执行处决。

这些命令被迅速执行。五百多名拜占庭战俘被严格地按照十人一组的方式捆绑起来,形成了一长串的人链。他们的手腕背后交叉并紧紧捆绑,使得任何个体的动作都会牵连到整个小组,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行动能力。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视觉上形似一串串挣扎的蚂蚱。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通过这种严苛的措施,确保了战后管理的严密和效率,同时也暴露了战争本质的无情和冷硬。

契特里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阴沉的怒气,他步履坚定地走到卢切扎尔的面前,眼中闪烁着报复的火光。他厉声说道:“我想以牙还牙,扎瞎这些罗马人的眼睛,为我们的先人报仇,为博洋老师报仇!”这句话中满是对过往苦难的回忆和深切的仇恨。

卢切扎尔立刻感到了话题的严重性,她急忙出声制止,语气坚定而有力:“不,至少现在不行!我们得先把他们押到米洛男爵那里,怎样处置这些罗马人要由男爵来作出决断!”她的声音中不仅透露出战略上的考虑,也显示了对当前局势的全面把控。

契特里的脸色更加难看,显然他内心的愤怒和复仇欲望难以平息。他张口想要反驳,但卢切扎尔已经抢先一步,再次强调:“我决定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让契特里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无奈地退了一步。因此,这些战俘暂时逃过一劫,他们的眼睛未被残忍地剜除。

随着天空逐渐泛亮,晨曦的第一缕光线穿透了山谷的宁静。卢切扎尔站在一处高地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景象,随后她决然地下达了行军的命令。在她的坚定指挥下,保加尔及其盟友的士兵们开始动作,他们有序地将这些拜占庭战俘分成队伍,一队接一队地从山谷中押解出来。

这些战俘的步伐沉重,面色灰败,他们的眼中满是战败后的震惊与失落。而在队伍的中心,一个特别的马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马车上,伊格纳提奥斯被牢牢捆绑着,他的嘴里还塞了一块布,身影显得格外凄凉。

随着队伍缓缓启动,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一同向着乌尊亚种植园的方向前进。沿途的景色与行军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平静的田野和清新的空气与战俘们的沉重心情和卢切扎尔军队的警觉态势相交织。

这一切都在卢切扎尔冷静而有序的指挥下展开,在这场伏击战中,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就这样取得了完全胜利,即使拜占庭军队的溃败,卢切扎尔和她的盟友们起到的作用可能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样,但这依然展现了卢切扎尔作为领袖的坚决与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