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鼎不知道魏国征准备怎么做……

但是,刚才魏国征的话语——显然不准备杀了赵泰。

他明白,魏国征这是要再卖了自己一个人情。

当即,王鼎装模作样的呵斥赵泰几句。

而赵泰,听到了王鼎的呵斥,却是满脸喜色,急忙又跪在魏国征面前:

“求魏爷爷高抬贵手,今后小的全族,唯魏爷爷马首是瞻。

牵马坠蹬,小的不敢有一字怨言……”

魏国征抽出腰间的长剑,随手一挥!

“唰!”

剑光宛若匹练,照着赵泰兜头而下。

我要死了?

不!

我不要死!

赵泰吓得鬼哭狼嚎一声……

然而,手舞足蹈的他,愣住了……

看着自己身上那全数被斩断的绳索,赵泰懵了几个呼吸,转而大喜。

“多谢魏爷爷不杀之恩,小的给魏爷爷磕头了!”

“梆梆梆!”

赵泰又结结实实的磕了一连串的头。

刚刚缓慢止血的伤口,再次涌出了鲜血。

“行了!”

魏国征摆摆手,也不让赵泰站起,淡淡的问道:

“咱家问你,召集乡民,意欲何为?”

赵泰眼睛一亮。

这魏太监,够意思啊!

这是在帮自己脱罪啊!

召集乡民……

自然能够有了百种辩解。

甚至,无罪!

可若——他用的是“私编军伍”……

那罪责可就大了!

赵泰扭头看看,见到周围兵卒太多,连忙定下没人时,给魏国征送上一份厚礼的打算。

嘴里却顺着魏国征的问话,将事情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在内监大档头面前,赵泰不敢耍了小聪明。

他老老实实的将经过全部说了。

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赵泰毫不顾忌的“卖了”程谷义,转投内监大佬的“怀抱”。

甚至,就连程谷义娶了几个小妾,自己送了多少礼物,别人送了多少礼物……

全部一股脑倒了出来!

事无巨细,一点都没隐瞒!

说的之详细,甚至连当晚上了多少道菜,哪道菜是咸是淡……

全都招了出来!

毕竟,在内监大档头面前,程谷义招募义勇这件事,就像剥光了的女人一样清晰。

想要隐瞒内监大佬?

洗洗睡吧!

人家最牛的时候,你晚上和小妾敦伦几次,用的啥姿势,人家都知道!

这些年,虽然内监的风光已经大不如前。

但是,程谷义组建“义勇”,这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能瞒得住人家吗?

再说了——

人家魏太监已经帮他定了性,他要是不知好歹,让人新生不快……

赵家怕是就要没了!

“四十万多万两银子?”

魏国征眼睛一亮。

四十万两银子多不多……

也是要看时间的!

搁在去年年初,这么多钱送上去,陛下怕是直接都会给他封了侯!

虽然时代已经变了。

相较于师傅执掌的汉江商号,这点钱还不够塞牙缝的!

但是,总算也开张了不是!

最妙的是——这些钱,可都是弘光朝臣子收取的!

他搬走了,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哈哈哈!

四十万两银子,足够陛下的铁路,再延伸两百里了!

当然,多多少少还是要还回去一些的。

毕竟,英山这个地盘,既然拿下了,就没有还回去的道理。

让百姓感念皇帝恩德,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这些门道,在魏国征脑海一闪而过。

“赵泰啊!”

魏国征冷笑一声:

“你好大的胆子!”

赵泰吓了一跳,急忙再三请罪。

魏国征摆了摆手:

“你赵家帮助乱臣贼子,这个大罪,咱家先给你记着。

你可曾明白了?”

赵泰连连点头:

“多谢魏爷爷开恩,小的必当唯魏爷爷马首是瞻。

魏爷爷有什么差遣,小的一定遵从了。”

能够混到一家首脑的,自然不是蠢蛋。

魏国征打着什么心思,赵泰明白。

不就是当狗么……

给一个“乱臣贼子”的知县当狗,哪里有给内监大佬当狗,来的自在!

赵泰“改换门庭”了……

魏国征压低了声音:

“你这是死罪,纵然咱家愿意帮你开脱,也是需要功劳的。”

话都说到了这里,赵泰哪里还不明白。

当即一边暗暗伸出了一根手指,暗示自己会送上万两银子,来感谢魏国征。

一边却是拍着胸脯表态,要夺了英山县,减轻自己的罪责。

魏国征不置可否。

冲着王鼎使了个眼色。

王鼎跟着魏国征,走远了几步。

两人嘀咕一番,定下了利用赵泰,夺下英山县的计划。

事不宜迟。

趁着直河乡被拿下的消息,还没传出去,魏国征开始布置。

片刻之后,王鼎带着八百士卒,在赵泰的“带领”下,直奔英山县而去。

英山本来只是一个乡的面积,虽然元明以来,朝廷割了周边一些土地,扩大英山县的面积。

但是,英山县的地盘,却并不大。

因为流贼肆虐,两年前,营山县城所在,从西北部的章山,又搬迁到了北部的添楼乡。

短短七年时间,县治换了三处地方,这英山县县城,自然不是难以攻克的天险。

程谷义已经拿到了四十多万白银。

按照约定,最迟今晚,各地乡老,就要将义勇民夫送到县城来。

一旦这些民夫,真的被编练成军,这些银子,最少也要没了小半。

程谷义本来就只为捞一笔,又哪里肯真的编练义勇。

他准备“悬印归隐”了。

悬印归隐,也叫挂印离去,这玩意在士林嘴里,那是了不得风骨。

人人都要称赞一声:“公卿那是真豪杰”、“骨气杠杠的”……

何为悬印——就是将官印挂在县衙大堂内,不辞而别。

说白了,就是连辞职报告也不打,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若是在大县,还有辅佐官帮着上了奏疏,请求皇帝新命知县,治理当地。

然而,对于有些小县、或者是战乱时代来讲……

知县就是唯一能够上奏皇帝的人,一旦此人离去——

连个将情况告知皇帝的官都没有!

……

这就是一个毫无担当的举动。

就这么一个词,就足以看出这些人是什么德行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士绅,反倒是占据了舆论高地。

哪怕是在后世,都有人来称赞他们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