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 第1021章 窑姐配人皇?她配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1章 窑姐配人皇?她配吗?

见到张国元如此询问,顾元泌疯狂点头:

“督公明断,的确是此人!”

“甚好!”

张国元冷笑一声。

顾元泌小心翼翼道:

“督公,小的下午喝多了马尿,说了不该说的话,还请督公看在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份上,饶了小的一次。”

犯了错,想要保命,单靠这俩消息,自然是不成的。

没有利益,谁给你尽力啊!

方正化在江南杀疯了,为的啥——不就是皇帝内帑不足,外派太监搜刮豪门,以为国用么!

这都是朱家皇帝的老手段了!

只不过,今上做的又狠了一些罢……

既然太监们是为求财而来,那就好解决!

想保命?

丢给他一个更大的豪绅就是!

只要这份“财源”足够“广进”,自己不但没事,甚至还能成为爪牙!

顾元泌知道,虽然自己刚才供出了徽商真正的后台大牛——扬州的郑氏家族。

但是,毕竟郑家太远。

还要拿了眼前豪门,装满张国元的口袋!

他脸上有狠厉之色一闪而过:

“小的泰山,虽然面上只是一个乡老,然而,却是私通外藩的商贾。

他走的路子,一如沈万三之后,江南豪门走的那般,都是航海通藩,以谋其利。

小子曾进过一次他家的银窖。

就小子进去的那一座,藏银足足三百多万两!

至于金子,更是堆满了一个耳室。

这还不算玉石、珠宝、玛瑙、西洋奇珍!

老督爷明鉴,小的只是一个不被信任的外人,进的银窖,自然不是最大那个。

却能有了如此财富,他家银钱之广,就可以想象了。”

张国元呵呵一笑,促狭道:

“你这东床,就不怕翁舅责骂吗?”

顾元泌脸色一板,一脸正气道:

“督公错矣!

身为大明官员,自该为我大明,为我君父排忧解难。

今日君父用度不足,国家财政困难,身为大明一守备,岂能不思为国效力?”

顾元泌说的正气凛然,实则暗中却有着小算盘。

这些年来,自己使用守备的身份,帮助岳父家里走私,早就熟悉了他家的渠道。

只要张国元动了岳父家……

岳父家族倒下——他立刻就能“白手起家”!

张国元呵呵一笑。

嘴里都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都是生意!

“唔!”

张国元大有深意的看了顾元泌一眼,却是笑呵呵的道:

“你能有这份心,也是极好的。

放心做你的守备,其~他~事~,一切无忧!”

张国元重重的咬在“其他事”上。

顾元泌瞬间会意,赶紧匍匐在地:

“督公在上,小的今后肝脑涂地,必为督公马前卒尔!”

“嗯!”

张国元点头,淡淡的道:

“陛下有命,着我营建汉江商号卖场的高墙,以免被歹人觊觎。

有些时候,本督不好贸然出面。

你可知道要如何做了?”

顾元泌大喜,急忙重重点头:

“督公放心,只要有小的在,必然不使魑魅魍魉,坏了督公的大事。”

张国元挥手,这才让他起来。

顾元泌嘿嘿笑着,站在一边。

……

张国元离开了这处“金屋藏娇”的别院。

至于院子的归属权,张国元连体都没提。

只要顾元泌不想死,就该知道要怎么做。

张国元空着手,领头而走。

身后的军卒,有人捧着那个“大西瓜”,其余的兵卒,却是人人扛着一个箱子。

才五十个士卒,就算每人抗一百斤银子,顾元泌也送得起!

……

夜幕深沉,张国元伏案。

他将刚刚在顾元泌处,探来的消息,写于纸上,准备连夜派人送往南京,交给方正化。

扬州郑氏……

这可是条大鱼!

至于宗灏盗取举人身份,就算是江南官场的窝案,却也已经不重要了。

以张国元的级别,自然知道皇帝的打算。

江南……

除了他们布局的这些城池,除了他们给予了官印的这些官吏……

都随他去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人家一心“求仁得仁”,又何必拦了他们的“财路”!

侍女挑了挑油灯的灯捻,室内又亮堂一些。

“剪烛吧。”

张国元写下最后一句话,亲自吹干了墨迹。

又拿来特制的牛皮信封,将信纸折起来,放进去。

仔细的压平。

侍女递来朱漆。

张国元封了口,用朱漆涂在信封口部,待将干未干之时,拿起自己的印戳,盖在上面。

“取锡筒。”

身后的小太监,急忙拿出锡筒。

又融化了锡水,以备使用。

张国元亲手将信封卷起,塞入锡筒内,用锡封了口。

再次盖上印戳。

这才交给早已等待多时的军卒:

“此事重大,带了两百人前去南京,记得亲手交给方督。”

军卒应了。

张国元挥手,让人这就离去。

他伸了个懒腰,侍女急忙上前轻轻的捶打着他的腰背。

见张国元忙完了正事,侍女笑道:

“爷,江南画舫、书寓多巧儿。

爷可要挑选了可人儿,送往京师,以为陛下解闷?”

“书寓的姑娘?”

张国元哑然失笑。

他摇头:

“陛下乃我华夏天子,君威四海。

区区一窑姐儿,纵然被抬得再高,也不过一卖笑之徒尔!

送往陛下面前……”

张国元挥手,让侍女停了手:

“她们不配!”

配吗?

自然是不配的!

何谓大明得国之正?

这是驱除鞑虏,重建中华,将华夏从任人奴役之中,再次拉出来的天子啊!

这是人皇!

太祖为何将昔日蒙元加在汉家百姓头上的“差发”,不但不改名,反倒是又加在了他们头上?

这是正本清源!

张国元瞥了侍女一眼:

以窑姐配人皇……

亏得你说得出来。

侍女惶恐,低头不敢言语。

张国元摆了摆手:

“做好你的份内事,本督身负国命,岂是你能掺和的!”

张国元言语很重,然而,侍女却是放了心。

既然挨了训斥,就代表这事过去了。

她解释道:

“爷明鉴,婢子今儿路过街上,听得茶楼里的说书人,在说秦淮河上姑娘的名头。

一时间被人迷了心窍,才有了这荒唐的话。”

“吹捧尔!”

张国元再次挥手:

“这就像咱家商号里的饮料,一句——若是三国有糖精,袁术未必不丈夫。”

好家伙,不过是煮沸的白开水,加了点石榴汁染红,丢了颗糖精增甜……

装在清澈的玻璃瓶内——

就那么一大口,就能卖了二两银子!

江南姐儿出名,也不过是这糖精饮料的法子罢了。

说白了——广而告之,以谋大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