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曲阜城内。

这里虽然是县城,却是只为孔门而存在的。

在这城内有资产者,不是姓孔,就是孔家的管事。

甚至,曲阜有“孔门十二府”的说法。

说的就是孔家嫡系,在城内有十二座王府级别的豪宅。

当城门被炸开后,城内的确慌乱了一阵。

若是这时候清军士卒不理会那些高墙豪宅,径直朝着孔府扑去,早就夺下了孔家大院。

然而……

“我圣清”从上到下,就是一群强盗。

清军的强悍,只是建立在抢掠所得,半数归属自己所有的前提下。

曲阜城可是圣人之乡。

孔家占据了半个山东的土地!

至于商业,更是从盐业到丝绸、棉布、铁器,无所不包。

孔家的盐,笼罩大半个江北。

孔家的铁,几乎垄断了齐鲁大地。

甚至,就连烧玻璃,孔家也掺和了一份子……

……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孔家都要掺上一手!

当金山银山齐聚在一座县城之内,城内的繁华,就可以想象想得到了!

以抢掠为生的清军降卒,炸开城门后,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

沿途皆是雕梁画栋。

所行都是深宅大院!

一个个照壁,耸立在他们撞开的每一个门楣之后!

到处都是金子,到处都是银子,到处都是丝绸。

甚至,就连打手们,都穿着带花的棉衣。

整座曲阜城内,就见不到一件麻衫!

随意打开一座地窖,充入眼帘的,都是几百斤重的气死贼!

库房里的铜钱,早已不见腐朽的麻绳,像是一座山一般,堆在了一起。

甚至,很多铜钱,已经生锈锈得长在了一起。

粮库内的粮食,散发着浓郁的霉味。

积年陈粮,因为数量太多无法晾晒,因而变成了粉末。

悬挂的腊肉、咸鱼,多的老鼠都不吃!

甚至,几乎每一座宅院的主房内,棉被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蚕丝!

本就是土匪集团的清军,被俘之后,又没有接受过纪律训练,见到了这一幕,哪里还能想起了任务?

不知何时,清军就失去了指挥。

怪笑阵阵、疯狂嚎叫的清军,十个人一伙,五个人一群,撞开了沿途所见的每一座房屋。

随意在大门上,用血涂画了一个涂鸦,就将那根本就搬不空的豪宅,当成了自己的缴获。

清军,回到了他们本来的面目上……

砍死男人,绑起女人,甚至,还有人当场就开始撕扯女子的衣衫……

乱成一团的清军,推进的速度,缓慢的宛若蜗牛爬!

孔胤植在最初的慌乱过后,立刻开始组织家丁。

大明朝的天下,孔家就是任由他们为所欲为的至高神。

城内的这些豪宅,不是孔家子弟私人住宅,就是孔府管事的私有财产。

这些人平时在孔府是下人,出了孔府,却是高高在上的老爷。

平素都在孔府当差,自然知道曲阜城不算什么,孔府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

而大半个城都成了人间地狱,也让暂时没有遭受清军屠戮 孔家族人,开始齐聚孔家大院。

自家府库内的钱财,他们都顾不上了……

对于他们来说,虽然那是“积攒”了一辈子,甚至祖祖辈辈积攒的财富。

然而……

只要保住了自家性命,只要孔家无恙……

丢的那些钱又算什么呢?

不说早晚有一天能够再次捞回来,就说孔门遭灾,遇到乱兵劫掠——皇帝敢不给赏赐安抚吗?

真当孔家只是祭奠孔子的地方啊!

要知道,孔家分为60门,每门单独编撰户籍,因此,又称为“六十户”。

这六十户,各司其职,门下又有大大小小的管事。

可以这么说,孔家就是一个无冕“朝廷”。

伴随着进入孔府的青壮越来越多,孔胤植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火枪、刀剑、铠甲,强弓、箭矢、成箱、成捆的被抬了出来,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

甚至,还有在军队中都很少见的毒火飞鸦!

孔家大院城墙上,堆满了丁壮。

直到了后半夜,散布的满城都是的清军,才在将领的催促下,聚集到了孔府门前。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说实话,曲阜虽然坚固,全部采用青砖修建,甚至比很多府城都牛逼。

然而,曲阜并不高!

城基只有两丈的曲阜,不计算城门楼的话,也就两丈高。

何样的城池,放在边关,简直就是小矮子。

然而,城内的孔府,却是仿造紫禁城所建。

因而,在后世,孔府又有“明故宫”的名号。

孔府的坚固程度,甚至能够和皇宫相媲美。

金碧辉煌的琉璃明黄重檐,反射着火盆内的火舌。

直让人目瞪口呆!

而城头喷吐的火舌,宛若暴雨一般密集的弹雨,则让清军死伤惨重。

缺少重炮的清军,一茬接一茬的倒在了孔府门前。

染红了雪地的尸体,怀里鼓鼓囊囊。

很显然,这都是在城内豪宅中抢到的。

见到族人死伤惨重,东莪顿时大急。

身为多尔衮的女儿,东莪自然知道,在大清那边,女子嫁人后,能够依仗的,只有自己的娘家。

娘家强大,就连大清皇帝,也要给了面子。

若是娘家泯然众人,哪怕是皇帝的女人,生产的第三天,就会被赏赐给手下!

东莪知道,自己是被掳来的。

按照大明惯例,在没有生出了皇子之前,连妃嫔中的“嫔”都算不上!

她虽然马上就要成为大明的皇妃了……

但是!

不保险啊!

她的身份,朱由检岂能不懂?

她想干什么,朱由检岂能不知?

东莪知道,自己若是没有利用价值,下一刻,就会被打入冷宫!

没看到,她只是带着降卒,前来带走孔胤植,就被许诺了皇妃的高位?

在深宫之中,想要朝上爬,最是需要母族的扶持的。

而她东莪,出身却是大清……

就算她是多尔衮的女儿,然而,大清莫说帮助她了,没有她的帮助,大清连年都过不去!

东莪必须给自己找了帮手。

这些俘虏,就是她手上最有利的后援!

她能不能坐稳皇妃的位置,能不能更进一步,就靠这些降卒了!

每死一个人,东莪都觉得心头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