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何时起,气温渐渐升高。

今天的气温很高,浑然不是即将过年的样子。

热的人们脱下了厚重的棉袄。

洞穴里的蚂蚁,也钻出了洞口,开始觅食。

被剥了皮的洪承畴,依旧躺在地上,生死未知。

河水悠悠,流向江南水乡。

运河沿线,早已成为战争区域,百姓被劝离,商贾也不敢过来。

唯有一二速度很快的蜈蚣船,时不时冲向南方。

这是大明军队,在监视清廷的动向。

远处的草堆,忽然蠕动几下,钻出了一个人。

他瞥了一眼地上的洪承畴,伸手拍去身上的草秸秆。

拿起水壶,咕咕嘟嘟的灌了一大口水。

然后,恶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

“呸!

什么玩意!”

军卒满脸的不屑。

这人身穿最新款的大明军装,脸上涂着花花绿绿的伪装。

一顶漆刷了花花绿绿伪装色的钢盔,被帽带系在了头上。

帽带在下巴处打了个蝴蝶结,隐藏在短须下。

锯短了枪管,适合马背上使用的特制款复汉枪,跨在背上。

按照最新的大明火枪定名规则,这把枪,叫做复汉骑枪。

看枪尾部没有闭锁装置的构造,很明显,并不是明军已经开始换装的最先进永盛式后装枪。

从这一点来判断——这人非是正规军的出身。

他的身份,已经呼之而出的。

这人应该是邢氏麾下改编的高杰遗部。

他腰间的武装带上,还别着一把四管荣光二号。

手枪的附近,悬挂着两个巴掌大的弹药袋。

里面鼓鼓囊囊的,很显然,装的都是子弹。

另一侧,悬挂着一个铜制扁水壶,干粮袋则是塞在了腰带里。

士兵的脖子上,还悬挂着一个单通望远镜。

带鞘的匕首,则绑在了大腿处。

看打扮,正是明军的夜不收。

最少还是一个总旗级别的低级将领。

这是正七品的武将。

在夜不收中,总旗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探马指挥官了。

他有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并且根据情报重要性,直接面见最高指挥官的权利。

看架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藏在了稻草堆里。

这人必然目睹了多尔衮的行刑过程。

地上的洪承畴,七品武将并未上前翻看,反倒是朝着远处的城墙奔去。

那将吏奔赴宿迁,从城内取出战马,扬长离去。

地上许久未动的肉团,蠕动了几下。

他艰难地看着军吏离去的方向,嗓子里发出了低沉的呢喃:

“呃呃呃……呵呵呵……”

然而,被拔掉了舌头,洪承畴的婴国语,没人能听得懂。

这厮命很大。

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了,洪承畴依旧没有死。

纵然周围的地上,都已经被鲜血浸泡,变成了大片的褐色图案。

失去了皮肤的肉团,不知道是流干了鲜血,还是因为血液凝结,浑身遍布黄色的水珠。

洪承畴动弹一下,又蜷缩在了地上。

虽然烈阳很大,然而,没有皮肤的洪承畴,却蜷成了一团。

几只蚂蚁,发现了洪承畴的“尸体”。

咬了几下后,发现是庞然大物,拖不动,于是纷纷返回巢穴,带来了更多的蚂蚁。

好几只不同蚁巢的蚂蚁,已经爬满了洪承畴的身体。

小动物正在觅食。

然而……

洪承畴已经没力气哼哼了。

若不是伴随着气温的升高,时不时还会抽搐一下,所有人都会认为,这就是一个死人。

——一个被剥了皮的恐怖死尸!

“哒哒哒!”

大地微微颤抖,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行军卒,护卫着几个身穿官袍的高官,疾驰而来。

直奔洪承畴所在而来。

躺在地上的洪承畴,艰难的蠕动几下,不知道是坚硬的土砾刺痛了没有皮肤保护的血肉,还是勉强的挣扎,撕裂了刚刚凝结的伤口。

“嘶嘶嘶~~~呃呃呃……”

洪承畴低声呻吟。

只可惜,他不会段延庆的腹语术。

说出的婴国语,无人听得懂。

那勉强能够分辨出是一个人的肉团,艰难的抬起头来。

恐怖的脸上,竟然能够分辨出祈求的神色。

“吁!”

为首的那人,勒住了战马。

一大群人在他身后,纷纷停住了脚步。

来人竟然有男有女, 赫然正是陈奇瑜、邢夫人,带着徐州一众大将来了。

领路的低级将吏,正是先前离去的夜不收探子。

总旗小吏率先下马。

他欠身行礼,开口道:

“启禀大宗伯、大将军,前面地上那个被剥了皮的肉疙瘩,就是洪承畴。”

“啥?

洪承畴竟然真的被剥了皮?”

邢氏瞪大了眼睛。

她难以置信的看向了陈奇瑜。

老天爷啊!

陈奇瑜究竟是有多么的神机妙算?

连洪承畴不得好死,必然会被多尔衮立刻用世上最残酷的手段,折磨致死,都给算到了?

邢氏惊呆了。

小将却以为邢氏在质疑地上的肉球,究竟是不是洪承畴。

他当即分辨道:

“好叫大将军知道,小的带着本旗夜不收,一直都隐藏在宿迁城外。

当时,清军的行刑现场,就在我不远处。

多尔衮活剥了洪承畴时,小的便亲自看着呢!”

他吹了个口哨。

少倾之后,此起彼伏的口哨声,在周围响起。

运河通向宿迁城池方向,原本寂静无声的灌木丛里、杂草堆里、柴禾垛里,一阵蠕动。

紧接着,就钻出了一个个穿着迷彩服的士卒。

单单只看军装那独树一帜的色彩,就知道这是大明的士兵。

因为迷彩服,是永盛元年才推行全军的。

兵卒们在小旗们的带领下,排着队伍,朝着大部队这边奔来。

小将笑嘻嘻的,满脸都是自得:

“大宗伯,大将军,诸位将军,小的带着的人,藏得够好吧?”

“好叫大将军知道,小的在汉都孙子兵家军事学院进修三个月,学的就是尖兵的运用。

小的运用的这些,都是在汉都孙子兵家军事学院,学会的夜不收隐藏方法呢。”

邢氏震惊的看着陈奇瑜。

自从接受改编后,皇帝就让他挑选识文断字的低级将吏三百人,送入汉都孙子兵家军事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