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鸟枪换炮!

短短一年时间,明军的武器更迭速度,进一步加快了。

在连珠铳方阵之后,锦衣卫下一个小方阵,却是人手一杆杠杆步枪的精锐营。

重机枪、轻机枪、连发枪、步枪、狙击枪……

朱由检的单兵火力分工,已经制定了大纲。

今后,独立运营的大明皇家武器制造局,只需要沿着这个思路,大明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要知道,就算没有朱由检的干预,大明玩军工的那群人,都能在“火力不足恐惧症”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今日的新大明,朱由检制定了明暗两套武器研发线,如此一来,这个华夏人骨子里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又该是何等的盛况!

(不要怀疑古人没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宋人玩弩玩腻了之后,开始玩火枪……

明人火炮玩成了花,迅雷铳、燧发枪、单兵佛郎机、骑兵佛郎机都鼓捣出来了!

这个病啊,华夏人骨子里自带,无可救药的那种。

不信?

咱们朝前推:

古人玩石头;夏人、商人玩青铜;周人玩着玩着,韩国这个“咫尺之国”,为了自保,不得不玩起了弩阵……

到了秦人,继承自韩国的弩,更进一步,开始了流水线作业!

汉人火力不足恐惧症之下,将恶金,玩成了精钢环首刀,整个历史上,得到唯一殊荣——“唯汉以强而亡”!

隋明帝玩无可玩,开始大玩“兵团投送渠道”——运河!

到了盛唐,无敌着无敌着,释放出了一个怪兽——火药!

……

看看!

华夏古人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是不是比今人还“病的严重”?)

城门楼上,朱由检走了神。

整齐的呐喊声,震荡四野。

勇卫营、羽林卫、振声营、忠贞营、飞虎营、长城兵团、北疆兵团、北海兵团、南疆兵团……

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步兵方阵,走过了永盛门外。

重头戏来了!

“轰隆隆!”

钢铁洪流,开至永盛门。

“戚将军轻战车”、“叶将军重战车”,走上了历史舞台!

大明版装甲车、坦克,登上了阅兵大广场!

当年,戚继光调任北方后,为了对付草原人,“火力不足恐惧症”无可救药的他,鼓捣出了“装甲车”!

叶梦熊在万历手底下做事,可是鼓捣出了初代“坦克”!

这个光荣传统,朱由检岂能不“一脉相承”?

装甲车么,不就是汽车上加一圈铁板么!

坦克?

不就是装甲车上加一根炮管么!

技术不够?

思路正确就行!

技术不足?

让后人继续改进啊!

说什么古人不能一步到位,就是没有的傻逼——那……

他妈给它生下来,这娃就会满地打滚了呗!

这种人啊,它就不是人!

这叫——畜生!

不对,畜生生下来,还要腿软一阵,才能走路呢!

你看!

这种“人形生物”,连畜生都不如!

……

“好!”

“我纵然这一刻就死了,也知足了啊!”

永盛门上,毕懋良泪流满面。

毕懋康再也顾不上君臣大义,趴在护栏探头张望的他,早已老泪纵横:

“陛下呐!

臣知足了啊!

臣知足了啊!”

王徵深吸一口气,强行忍着眼眶里的泪水,呢喃个不停:

“这是新年,新年不能哭。

哭了,今年就要走霉运……”

“好,不哭,我们不哭……”

宋应星、宋应昇、孙云球等人,嘴里说着不哭,脸上的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

“诸位,可还记得汪大渊?”

“陛下说的可是——南昌前元远洋商人,汪大渊汪焕章?”

一众特级大匠,一听这个人名,顿时激动起来。

“然也!”

朱由检点点头。

这是华夏史上的牛人!

他航行全球,比郑和还早75年!

汪大渊是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

1311年,也就是元朝至大四年,汪大渊出生在江西南昌。

1330年,虚岁20的汪大渊,从泉州出海。

途径马六甲海峡、阿拉伯、埃及、地中海、摩洛哥、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地,后着成《岛夷志》。

汪大渊航海图

看看这张图,大家就明白那所谓的“郑和下西洋”,被删减成了什么样了!

一个民间航海家,都如此牛逼。

郑和可是永乐大帝亲命的官方航海家啊!

他岂止“下西洋”这么简单?

【特注:

《岛夷志》已经消失……

明后期、清朝,此书被大范围删减,也就成了《岛夷志略》。

后者只是前者的删减版,这一点,大家请记住!】

汪大渊可不单单是到了澳大利亚这么简单!

——他在澳大利亚呆了五年之久!

汪大渊一个民间航海家,都能在澳洲呆了五年!

你们说,郑和只是“下西洋”吗?

2018年,澳洲电影拍摄公司FINN Films,接到法国尼古拉斯博丁研究所的委托。

法国人想拍一部纪录片,讲述法国船队在1800年到1804年,去澳洲探险的故事。

澳大利亚本土制片人莱昂·德尚(Leon deschamps)和谢恩·汤姆森(Shayne thomson)接下了这个差事。

他们在鲨鱼湾练手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青铜镀金儿童佛像。

经过亚洲艺术专家兼dore&Rees拍卖行老板Lee Young、西澳博物馆的腐蚀学专家伊恩·麦克劳德(Ian mcLeod)等人的鉴定后,这件佛像被鉴定为明初制造。

因为只有这一时期,盛行一种叫做“太子佛”的儿童佛像。

(永乐大帝朱棣修建武当山,就有标志性的“太子坡”建筑。

永乐大修武当之后,真武大帝的一生,被定型,并广泛流传。

此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身穿肚兜的儿童佛像,风靡大明。

明中后期以后,这种铸造样式,就逐渐消失了。

到了清朝,佛像的铸造方式,就成了我们熟悉里寺庙中的模样。)

也就是说,郑和官方团队,是一定到了澳洲的!

因为太子佛,是永乐大帝定的佛样!

大家可以去武当山看看,太子坡还在呢!

听听当地人的真武传说,就知道为什么有太子佛这种婴儿佛样了!

……

宋应星眯着眼睛,试探道:

“陛下提及汪大渊,莫不是指的是绝岛?”

绝岛就是华夏人对澳洲的称呼。

因为澳洲四面靠海,与华夏素无往来,因此,被水手们称之为绝岛。

并且,将澳洲北部,称为“麻那里”,其南部,称为“罗娑斯”。

一提起绝岛,人形电脑吴甘来,顿时张口就来,只听这厮宛如复读机一般道:

“陛下,汪大渊在《岛夷志》有过描述:

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惟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

“穿五色绡短衫,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

吴甘来张嘴就来,短短几句话,将澳洲土人的生活习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众大匠人,茫然的看着皇帝:

“陛下,那绝岛可是蛮夷荒芜之地。

陛下提及这绝岛,意欲何为?”

“绝岛?”

“哈哈!”

朱由检大笑起来!

……

以下,不占字数。

【特注:

伴随着搜集资料的数量和深度的增多,本书大纲已经彻底乱了套。

与开书有冲突的地方,以后续为准。

有心的朋友应该看出来了,这本书要完结了。

这本书写完,我应该会换个题材,歇歇脑子……

这本书的类型既不讨好,又很是费力。

从开始扎大纲,到这本书完结,前后时间加起来,已经三年了。

说实话,人废了……

不挣钱倒是小事,立项的时候,就意识到不会挣钱。

主要是思维固化的太严重,准备写个轻松点的,歇歇脑子。

下一本书,会放在“日月江河皆汉土”这个号上。

苦笑。

自从写了这本书,那个号就一直扑……

你们说我这个号是瞎起的名。

我名字起的太大了,他老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