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测字有道 > 第241章 风水藏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和苏总一起

跟着走向展柜,这才发现,里面陈展的是一个很小的斗彩瓷器。

鸡缸杯

我和苏总围着柜子,欣赏了良久。

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了,这是一位神秘人物寄展的,所以上面没有标示价格。

我们当时就没有太多停留。

谁知道几年后,这个鸡缸杯,会刷新当时最高的明斗彩瓷器的天花板价格。

这是后话。

整个预展参观完成,苏总对我和苏富比的负责人表示了感谢。

然后苏总还邀请我,晚上和他一起拜会一位在港的高人。

苏总给我介绍,这个人,就是香港风水界的名人:“厉伯”。

我和苏总,根据联络好的时间,由苏总的秘书带着礼物,去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个山上。

去拜访“厉伯”。

闲言少叙,厉伯的家,低调而神秘。

厉伯把我们引入他的家里,安排入座以后,仆人就退出去了。

看来,苏总也没少来这里拜访,顺便,还跟厉伯介绍了下我。

厉伯问了我的师承,肃然起敬。

原来,算起来,他师承和三舅基本同属一脉!

接下来大家熟悉了,厉伯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神秘兮兮地说:“你们不知道吧?

在港很多富豪,都信奉风水,并且常年聘用高人专人做局。

比如,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局中局。

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局,那在风水学圈子里面可谓是赫赫有名。

它有一个别称,叫做“绝命风水局”,当年这个风水局克死过一任港督,还让另一任港督病痛不断。

大家也知道,此地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因为历史原因,还有这里的经济发展良好。

大量的大陆旅客前往香港旅游,助力香港的经济跟旅游业迅速发展,让其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而“中环”,是香港第一风水宝地。

这里有数不尽的金融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品牌专卖店,是许多旅客跟香港本地人最喜欢的逛街场所。

在香港的商业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中环者财运亨通。”

这场涉及三方的风水较量,战场就在中环。

有人曾用无人机拍下维多利亚港的俯视图,从高空看下来,珠江的水通过香港的“积水门”,流向维多利亚港。

在闯入维多利亚港之际,湍急的流水会突然放缓速度,并且在拐弯处,生成两个漩涡状的圆圈。

在风水学里面,这样的格局是非常典型的“天然迎财阵”。

而那两个“漩涡”,就是“聚宝盆”,谁若借了这里的风水妙用,财运自然顺风顺水,无须烦恼。

这个迎财阵,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九曲水”。

九曲水,风水学中曾有记载:“九曲者,屈曲之玄也,直号天心曲御街,此水极吉,主大富贵。”

“9”这个数字,极为特殊。

在个位数里面,它是极端,自古以来,都以“9”为至尊之数。

同时,它的发音还跟“久”相同,增添了永恒之意。

所以古时候,常有九为极,亦为吉。

维多利亚港存在“九曲水”的风水格局,但凡风水学有点小成的道友,都能看出来。

当然,看出来是一回事,香港那么多富豪都在盯着这块地方,想要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香港这些富豪,极其相信风水学说。

基本上,只要是叫得上名的人物,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御用风水大师。

想要把维多利亚港这里的风水彻底给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财运,除了占据位置外,还需要结合风水设计。

当年参与争夺维多利亚港风水位置的,有三方势力。

其一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

其二是一手打造出中国银行大厦的贝聿铭;

其三是西方那边的汇丰银行大厦,它的建筑师是诺曼·福斯特。

这种风水上的较量,险而又险。

稍有不慎,就容易散财,甚至丧命。

这也是这场风水对局后来被人称为“绝命风水局”的原因。

最先抢占这里风水宝地的,是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在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建立了“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将这座大厦作为集团的本部。

只不过,这块宝地在隐蔽处,还藏着一块“凶险之地”。

任何风水宝地,不同地区,所拥有的气运亦有差异。

像龙脉一样,有主龙脉,也有从主龙脉分出去的“干龙”、“支龙”、“来龙”、“去龙”等等。

哪怕是小小的“支龙”,在风水学里面,也要物尽其用。

维多利亚港风水最好的地方,是北岸,南岸次之。

那些无法入驻北岸的富豪,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标定在了南岸这里。

他们在南岸建造“香港会展中心”,并将这栋建筑的外形建成“乌龟脑袋”,形成“玄武入水”的风水格局。

然后又在北岸建了一个圆形太空馆,让那只南岸的“玄武灵龟”,去寻找北岸的“灵蛋”,这种相辅相成的格局,让南北两岸的风水流动起来,达到平衡。

只不过,这也让中环面向南向途中,有一块“凸起”的地方。

这里,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凶险之地”,在风水学里边,被称为“三煞地”。

三煞地,也就是由劫煞、灾煞、岁煞结合而成的地方。

三煞地,不宜动土、破土、施工,否则,必有祸事发生。

汇丰银行在建大厦的时候,就买下了北岸五万平方米的地皮,其中一部分地皮,正对着三煞地。

为了抵挡煞气,汇丰银行找到我,寻求帮助。

我看过这里的风水后,给汇丰银行支了三招。

第一招,就是建造“皇后巷广场公园”,在公园里大量种植树木,利用密密麻麻的树木来遮挡迎面吹来的煞气。

第二招,以凶镇煞。

我嘱咐汇丰银行将铸造于1935年,曾被日军抢去的两尊“守门铜狮”被找了回来,放在汇丰银行大厦门口。

这两尊大名鼎鼎的“汇丰狮”,就像门神,守着门口,不让煞气进去。

第三招,则是避其锋芒。

也就是把汇丰银行大厦的一楼,完全架空,连一扇门都不留,只有两条扶梯。

上了二楼,才是真正的汇丰银行大厦。

这样,即便煞气冲进来,也只是一阵穿堂风,风过无痕,自然不会影响大厦的风水。

这个设计,巧妙绝伦,直接化解了这里的煞气。

1990年,香港还没回归,华人想要在维多利亚港分一杯羹,何其艰难。

然而建筑师贝聿铭在被英政府百般刁难的情况下,在一块又窄位置又差,交通不便的地方,迎难而上。

让1989年至1992年间,亚洲最高的一栋建筑物面世。

中银大厦面积不大,位置也不算特别好。

为了争夺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好运,贝聿铭将这栋大厦的外形做成“棱柱状”。

就像“节节高升”的竹笋一样,象征力量、生机、锐意进取的精神。

只不过,这种棱柱状,加上外层被玻璃幕包裹着,让中银大厦从外处看,就像一把尖锐的,冲天而起的大刀。

其中一面“刀锋”,直指当时的“港督府”。

风水学上,镜子是一个非常基础又特别实用的“挡煞”工具。

所以无论门也好,床也好,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都特别忌讳直对镜子,就是为了不冲撞煞气。

中银大厦建成不到一年,时任港督,身体从未有过大病的尤德公爵,骤然猝死,享年62岁。

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去世的港督。

下一任港督卫亦信继任后,立马找了风水大师帮忙化解。

最后决定,在面朝中银大厦的方向,种植柳树,来抵挡煞气。

诡异的是,这些柳树一直没能种起来,总是莫名枯死。

而卫亦信在位期间,也被病痛缠身,大大小小的手术基本没有中断过……

我和苏总听着厉伯的讲述,仿佛穿越回去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