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的天空 > 第27章 催债的日子,让秀兰无法言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章 催债的日子,让秀兰无法言喻

秋天的阳光如同一把利剑,耀眼的刺入秀兰内心深处。在这个热闹的季节里,秀兰的悲伤仿佛天空中飘过的白云,明明知道它会消散,却无法阻止它带来的潮湿。

屋漏偏逢连阴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秀三娘同宝三郎给秀兰和文兵欠下的巨额债务还未解决,文兵这边又被小卖部和饭店要账的人堵上门来,因常年请人吃饭文兵在小卖铺和饭店欠下了近一万元的账单,文兵欠帐的事情在村里吹嘘的噱头声越来越大,村民们取笑着文兵说道:“唉果真是个“猪头肉”,怎么能欠下这么多的钱,如今这四万元的巨款可怎么还呀?我看他们两口子这辈子当牛做马也还不清这么多的钱,说不定胆小怕事的文兵,哪天人财两空溜之大吉了。多好的光景呀,是他自己害了自己,海天世界的请人吃饭,可能吃到后面连他本人都不知道花谁的钱了,以为请客的钱都是外面刮风逮的。这就叫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多了不愁人。”也有少数有良心的村民们说:“文兵就是憨愣些,但为人却实在,咱村里谁没白吃过人家的饭,他就是好赖人不分,吃亏吃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好几次二狗蛋以他的名义去小卖部赊账,然后把好吃的东西偷偷得拿回自己家里给老婆孩子吃。”另一些村民们讥讽的说道:“文兵这是脑瓜不灵光, 太信不真了,像他这类人属于杀了不记仇,救了不记恩的。不值得深处。外人跟着他都能吃好,可他自己的媳妇和孩子还在家里饿着肚子,真可谓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蛋,听说上次文兵喝醉酒去给咱村里的奶户领奶款,结果咱村里猴子的爹给病了,他非要去医院看人家,给人家买了好多吃的,还把村里奶户们的奶款全给了猴子的爹了,老汉高兴的合不拢嘴,第二天他酒醒了问人家要钱,人家闭口不认。最后文兵自认倒霉,还有一次他给人捎奶粉的钱,他喝醉酒给了他远房的亲戚,你说说同样的错,他犯了两次,是不是傻的厉害。我看说不定过几天欠奶款的人就要上门来催债了,可怜了秀兰这么好的女人跟着他遭殃,唉这家算是完了,一屁股的债猴年马月也还不清。”

中秋节快要到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为过节而积极的准备着。而此时的秀兰正瘫坐在炕上无精打采的发着愁。文兵欠债的消息十里八乡传的很快,大姐夫知道秀兰家现在过的大不如从前了,于是不按约定时间,大过节的就派大儿子军娃前来要钱并且吩咐军娃说:“去你四姨家必须得把钱拿回来,要不上钱不准回家。”秀兰看见军娃进门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明白他的来意。秀兰面露愁容的看着军娃说:“孩子四姨眼下手头紧,拿不出一分钱,你回去和你爹说说好话,我有钱肯定马上就还。”军娃不好意思的低语道:“四姨我做不了我爹的主,我爹说要不上钱,不让我回家。”秀兰无奈的叹着气,她明白遇难时雪中送炭的人很少,落井下石的人却很多。此时秀兰内心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境遇都是秀三娘夫妇所害,她的怒火一下子就堵上了胸口,小芳还在炕上熟睡,秀兰对军娃说道:“你帮四姨看住小芳。”然后她转头看向小春说道:“儿子你和妈妈走,咱们去你奶奶家要钱。”小春乖巧的跟在秀兰身旁玩耍着。秀兰生气的边走边想着“现如今我已经被秀三娘和宝三郎逼到绝路上了,还怕做更丢人的事儿么?今天就算自己同秀三娘和宝三郎打得头破血流,也一定要讨个说法,不能一再退让了。文兵是靠不上了,但自己和孩子还要脸了。”

来到秀三娘家门口秀兰看到锁子朝外挂着,她猜想这个时间段秀三娘可能和宝三郎出地了,现在正是秋收之季。她推开门牵起一头奶牛,可倔强的牛只叫不走急坏了秀兰,这时小春在地上找到一个小树枝轻轻的拍打着牛的屁股,小嘴喊着“走,走,走。”牛乖乖的跟着走开了,秀兰看着聪明的小春愧疚的说道:“儿子妈是没办法才牵牛的,不是妈的错,你不要怪妈。”小春像个小大人一般说着:“妈,我知道都是爷爷奶奶才让我现在连蛋糕也吃不上的,外面的人给我起外号,叫我“冰花肉”,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们这样说我,所以我们不是在做坏事儿。”秀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道:“儿子妈让你和妹妹跟着受苦了,咱们娘三个咬咬牙一起度过苦日子,将来妈肯定给你买很多蛋糕吃。”

牛牵回去秀兰立马骑着车去了奶站。谈好价格后就将奶牛卖了,秀兰拿上钱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去大姐家还钱。

秀兰从奶站回到家后听军娃说:“四姨你去奶场卖牛时,小芳奶奶已经来闹过一次了,看见四姨和四姨夫都不在家,她气冲冲的摔门走了。”

秀三娘心疼自己的牛被偷偷的卖了钱,一晚上她像发了疯似的睡不着,习惯了占上风的人,怎么可能让别人占她的便宜,这对于秀三娘来说是莫大的侮辱,于是她在家动员二泉和宝三郎去闹事情,第二天清晨,公鸡刚刚叫鸣秀三娘就准备动身,她想着战略和宝三郎说道:“秀兰能干出这样的事,肯定是谁在背后给她出坏点子了,要不以文兵媳妇的性格她不敢三番五次的当面挑衅我。我猜想可能是住她隔壁王老三的媳妇出的点子,她真个百年鸟龟下臭卵的老坏蛋。平日里她就对我有意见,现在居然敢欺负到我头上。哼,我要去她家跳井吓死她们,到时你们要赶紧过来拦着我,千万别穿帮了。”

秀三娘从锅里拿了几个冷馒头,边走边吃着,她要补充体力和“敌人”斗争到底。秀兰这个时间刚起炕,她安顿着准备把反锁的大门打开,秀兰站起身透过玻璃突然看见秀三娘的头在大门底下来回晃荡,她粗壮的腰在门缝中挣扎着,这个破门在秀三娘椭圆身体的驱动下开始摇晃,感觉一不小心门就会被她冲破。秀兰紧张的赶紧将文兵叫醒说道:“别睡了你快起来,看你妈有多吓人,她在咱家大门下翻滚呢。”文兵揉揉眼睛看见母亲像个滑稽的小丑一样,从门洞下往过钻,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文兵见状立马跑出院子,秀三娘同时也“成功”进入,刚进门的秀三娘便凶猛的叉着腰在院里撒泼道:“六月天晒裂的瓦,文兵这个坏坯子,你们还有脸给我睡觉,光天化日之下,小偷进牛圈,顺手牵牛。我还以为你们是君子,结果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把我的牛偷偷的给卖了钱,真是家贼难防啊。”文兵的眼睛像燃着一团火一样怒斥反驳道:“你一大早也不嫌丢人啊,我还没去找你算账,你倒找上门,猪八戒倒打一耙你还有理了。我看你这是乌云刚散,起风掀浪。你不让我好活,那大家都谁也别想好过,我去把二泉的新房给你推翻让你给我在这里哇哇的叫。”说罢文兵拿起锄头就去刨二泉的新房,文兵力气大有股子蛮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青年壮士,想当初他单手翻个石磨盘都不在话下。秀三娘心里清楚以大儿子的体力和智力一定能做出这样冲动而愚蠢的事来。秀三娘立马示弱一把扑倒在地上抱着文兵的腿装着哭腔说道:“你不能去啊文兵,你宽宏大量,大人不记小人过。妈错了,妈不闹了,妈马上就滚,你可不敢真去刨房啊。”村里的人听到动静早已围在大门口和屋顶上看笑话了,宝三郎和二泉站在人群里看到秀三娘落魄的样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秀三娘为了不让自己颜面扫地又跑去王老三家,她站在王老三家的井口跟前骂着:“你们这家没良心的人自己的日子不好好过,给别人出坏点子,可真是吃了枯炭,黑了心。我今天就在你家跳井,看你们日后怎么在村里立足。”这家人很淡然,根本不去理睬。王老三一家人坐在炕上静静的看着秀三娘的“表演”,人群中传出哄声说:“秀三娘你别在这儿听见猫叫身子抖,胆小如鼠的光打雷不下雨,你倒是快点跳啊,你跳下去我们再把你捞上来。”秀三娘脸上似乎有些挂不住彩,她向井口迈出了一条腿,立马看向人群中的宝三郎,宝三郎像是接到信号一般,冲上去把秀三娘拽了回来,扶着秀三娘回了家。人们站在他们的身后哈哈的大笑起来。今天的这一出戏可又够村里人谈论好几天了。

秀兰打发军娃先回家,自己准备中午过去还钱。她把孩子们安顿到秀清家,然后一人顶着烈日去了秀芬家,刚好赶上大姐一家正在吃饭,大姐夫耷拉着大长脸,吃饱后靠住墙,用筷子挑着牙不屑的说道:“钱借给你这么久,还得别人追着问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以后谁还和你打钱款的交道。”秀兰被尴尬的气氛弄的手足无措,她把皱巴巴的钱掏出来放在炕上,等大姐夫清点完毕,然后打了个招呼灰溜溜的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秀兰的眼泪止不住的流着,眼前的路寸步难行,下一步该怎么走秀兰一点儿头绪都没有,霎那间她的委屈难过和焦虑一同涌上心尖,窒息的感觉让秀兰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一切烦恼。心累的秀兰回到家里,用水把粉面搅拌起来,她前几日曾听说隔壁村有一女的就是这样喝粉面水死的。秀兰拿起碗,准备一饮而下时,突然小芳冲进家门扑到她的怀里,稚嫩的脸庞看着秀兰说:“妈你才回来啊,我好想你呀。今天我见不到你,都给哭了。”秀兰的思路在碰撞中顿时清醒过来,她在想“如果我死了,那孩子们该怎么办,他们还这么小。来到这个人世间是多么的无辜。”秀兰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放声的大哭起来,小芳乖巧给她擦着眼泪说:“妈谁欺负你了?你别哭我会保护你的。”秀兰将女儿紧紧的抱在怀里开始说道:“我不能轻言放弃,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希望,我要为她们坚强的活着。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我要强大起来,让坑害我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深邃的夜空映衬着明亮的圆月,显得格外宁静。晚上秀兰去秀清家拿了几个月饼回来,带着两个孩子在自家院里供月。小春和小芳坐在石阶上靠着秀兰的肩膀开心的说笑着:“妈你看今晚月亮好圆啊,《西游记》里嫦娥就住在月亮上,还有那个喜欢嫦娥的人叫吴刚,妈嫦娥是不是长得很漂亮啊?听小伙伴们说猪八戒就是因为偷看嫦娥被打到凡间的。”小春话音刚落小芳就活蹦乱跳的欢呼着:“我就是那位漂亮的嫦娥姐姐,我怀里还抱着玉兔哩。妈我长得可漂亮哩,是不是?”秀兰抱住儿子和女儿,微笑的点点头,然后仰起头望向明月,彼时得月亮像饱尽沧桑的老人一样,不紧不慢的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此刻耀眼的星光在月亮的身旁消失了往日的光彩显得有些悲凉。秀兰叹息着,带着孩子们回屋里休息了。日子一天天的在溜走,秀兰眼前披满荆棘的路还得继续前进。

秋收告一段落,村民们准备过冬的材料,家家户户都去屯炭。而秀兰因家里拮据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去地里刨捡玉米茬子带回家来当柴火用。这样艰苦的严冬秀兰心疼孩子们要跟着她一起受苦。可现实的残酷,如同越来越紧的缰绳,勒得秀兰几乎无法呼吸,日子如磨砺般艰辛。贫穷的时光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将秀兰紧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