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318章 让他们视而不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清军已经被咱们消灭了,很多百姓包括不少以前的官吏就找上门来,想要要回以前的房子,此事该如何处理?”

“可以还给他们。让他们拿房契出来,如果没有房契,就要整条街上的邻居为他们做保,重新补发房契。”

傅冠见一件事情已经解决,立刻提起另外一件事情。

“殿下,咱们封城多日,很多百姓无法谋生,已经快要断顿了,咱们何时打开城门呢?”

朱弘栋立刻伸手招来一个亲卫。

“将韩光兴找来。”

不大功夫,韩光兴急匆匆的跑进白虎节堂,他头脸明显刚刚洗过,还带着明显的水气。

“殿下,不知您找奴婢有何事情?”

“你的审讯进行的如何了?”

“启禀世子殿下,奴婢已经审讯了六十余人,挖出来八千余万两白银,以及大量的田产、店铺之类的。”

朱弘栋想了想说道。

“加快速度,先将所有投降清军、在清军那边担任过职务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勋贵全部控制起来,防止他们逃跑。”

“本王打算,明天一早打开城门,让应天府正式恢复正常状态。”

韩光兴赶紧答应一声。

“好的,奴婢这就去安排,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逃掉。”

傅冠早已知道朱弘栋拷饷的事情,只是第一次听到具体数字,他被这个巨大的数字吓了一跳。

等韩光兴离开之后,傅冠才再次向朱弘栋求证。

“殿下,您通过拷饷已经压榨出这么多白银?”

“不错,这些都是大明朝二百余年积累下来的民脂民膏,与其让他们拿去挥霍,还不如交给本王扩军备战。”

傅冠对朱弘栋的说辞并不怀疑,因为整个幕僚班子都非常清楚的知道,朱弘栋完全可以住进皇宫里,可是他压根没去,甚至将整个皇宫的太监和宫女大部分遣散,只留下几百人维持紫禁城的日常维护。

而朱弘栋自己,则一直住在兵营里,与士兵同吃同住,生活简朴的压根不像是一个王爷。

所以傅冠压根不会怀疑,朱弘栋压榨出来这些钱粮是供自己挥霍的。

并且看世子殿下如此精明强干,这海量的钱粮一旦掌握在世子殿下手中,必然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必然会极大的帮助恢复中华中兴大明的大业。

傅冠知道此事的意义,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抵触,只是规劝了一句。

“殿下,你要小心物伤其类啊!”

“元甫尽管放心,李自成可以让他们毫无办法,清军同样可以让他们毫无办法,本王比清军更强,他们同样不会有任何办法。”

“本王越强,他们越是无可奈何,所以本王只要将这些钱粮尽快的转化成实力,转化的越快,这些事情就越容易被所有人视而不见。”

傅冠见朱弘栋已经打定主意,并且这次拷饷确实收获太过惊人,便是让傅冠自己选择,他恐怕仍然会顶着骂名,也要坚决的执行下去。

傅冠又与朱弘栋商量了几件要尽快做出决定的事情,随后告退离开白虎节堂,继续处理事情去了。

朱弘栋则招来了冷天禄。

没过多长时间,身材魁梧偏偏面瘫的冷天禄出现在朱弘栋面前。

“锦衣卫布置的怎么样了?”

“启禀王爷,大多数省份,和主要城市,都已经派人前去设立驻点,后续各方面情报就会逐步的汇聚过来。”

朱弘栋又详细问了几句,发现冷天禄的工作做的比较扎实,便夸奖了几句,然后吩咐道。

“你在锦衣卫内部,专门成立一个反贪局,这个反贪局负责侦查所有本王治下的各级人员,同时包括你们锦衣卫。”

“现在本王刚刚接手大量抄家所得,你必须立刻让反贪局的人员,秘密进驻建设兵团、商业部、工业部,以及本王治下的各级衙门。”

冷天禄眼神微微一亮,拱手行礼。

“卑职明白!”

朱弘栋把冷天禄打发走,随后召见了安永海。

安永海费力的挪动着圆滚滚的身体走进白虎节堂,见到朱弘栋纳头就拜。

“拜见王爷,感谢王爷为我们报仇!”

“不必谢本王,这中间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其实应该算是你自己牵手报仇。”

“现在咱们已经拿下应天府,并且本王刚刚发了一笔大财,本王需要你尽快将对外情报局扩展到长江以北,各主要城市必须有对外情报局的驻点,同时要想尽办法在清军的汉军和绿营中发展高级间谍,同时尝试在北京,发展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清廷动向的间谍。”

“本王可以先支付你五万两白银,要尽快将这些分支机构铺设出去。”

安永海听了朱弘栋的吩咐,振奋莫名,赶紧一头磕在地上。

“王爷放心,卑职绝不会辜负王爷的期望,尽快达成王爷的要求,让对外情报局的探子,遍布清朝各个角落。”

…………

第二天一早,禁闭多日的应天府城门,终于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城内城外众多百姓,纷纷穿城而过,涌向各自的目标。

朱弘栋则带人前往定淮门,

定淮门外,此时仍然残留着大战的痕迹,城墙上有不少劳役正在差役们的指挥下,清理着城墙上破碎的垛口,准备为城墙换上新的城砖。

在城墙外面,有不少劳役身上绑着绳子,吊在城墙上,正在修补布满城墙各处的炮弹坑。

而在城墙下方,一个个船坞的间隙中间,有零星的农民冒着淋漓的细雨,在田地中劳作。

朱弘栋抬眼望去,发现这附近的船坞全都显得特别的荒凉和破败,只有少数的一两个船坞还在维持着运作。

朱弘栋发现这些船坞破败情况各不相同,靠北的七个船坞破败的最为厉害,靠近南面的几个船坞要稍微好一些,再往南跨过秦淮河,则出现了还在维持运作的船坞。

朱弘栋问旁边的黄宗羲。

“为何同是船坞,境遇如此不同?”

黄宗羲指着最北边的七个船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