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十六春秋绕落回 > 第189章 妙姐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老了,总是怕寂寞些。”苏惜凝随口应道。

“太太才多大年纪?就觉得自己老了?”青绿好笑道。

“自老太太去了,总觉得自己也不年轻了。”苏惜凝道,这倒是实话。

魏嫣然一向身体不错,苏惜凝总在她身边,便也总觉得自己还年轻。

可魏嫣然就这样突然去了,苏惜凝难免生出些沧桑之感来。

“太太,二姑娘和四爷来了。”主仆二人说着话,便听到外面小丫鬟说道。

。。。。。。。。

“生了生了,是位千金!”稳婆喜气洋洋的声音传来,等在外面的沈希等人长长舒了一口气。

“好,好,我也当外祖了。”姜书宁高兴道“赏,除了你们家大爷赏的,我再另赏一份!”

一时之间,整个沈府都喜气洋洋。

“这小丫头可真肉乎。”林挽纱和姜书意一人围在一边,看着苏惜凝怀中的姐儿。

“可不是?八斤三两,如意这次可真是吃苦头了。”苏惜凝看着明明刚刚出生,却因为肉多并没有皱巴巴的小孙女,说道。

“我还真是头回见,刚出生就这么肉乎的。”姜书意赞叹道。

说话间,稳婆和丫鬟已经将如意收拾妥当。

苏惜凝等人便抱着小家伙坐到了她的床边。

如意虽然受了不少罪,却并没有昏睡过去,除了下身有些疼,精神倒是还好,她被吉祥扶起,靠在床榻上,文宜喂着她红糖鸡蛋水。

等喝的差不多了,才积攒力气说道“夫君说,若是个女儿,就叫沈栩,母亲给起个小名吧?”

“沈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倒是个好名字。”苏惜凝点头,思索一会道“就叫妙姐儿,好不好?”

“都听母亲的。”如意看着苏惜凝怀里白嫩的孩子,笑道“我记得吉祥和瑞哥儿出生的时候,都皱皱巴巴的,怎么她不是?”

“她多肉乎啊,我记得瑞哥儿当时才五斤多些,瘦的可怜。”吉祥在一旁插嘴道“跟个小猴子似的,哪像妙姐儿?倒像个,像前几日咱们吃的荔枝,白白嫩嫩的!”

一番话逗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怎么不把孩子抱出来给我们看一看?反倒说站起来了?”姜书宁听到里面声音,不由抱怨。

一旁的丫鬟听了,不由得偷笑,然后悄悄走进屋里告诉了苏惜凝她们。

“倒是把他们忘了。”苏惜凝笑道,抱着妙姐儿起了身“那我们带着孩子出去给他们看看。”

“我陪着姐姐。”吉祥说道。

“你也出去。”姜书意好笑的看了吉祥一眼“等会儿你姐夫也要进来的。”

“哦哦哦,我也出去。”吉祥连忙点头。

一出门,姜书宁和沈希便围了上来,沈希看了一眼妙姐儿,果然就进了屋子,倒是姜书宁抱着外孙女不肯放手,直到苏惜凝说乳母要喂奶了,这才松开。

“说来,母亲也去了快三年了,安哥儿的婚事也该定下来了。”姜书宁看着空落落的怀抱,不由得有些难过,好好的姑娘家嫁人了,孙女也不能抱回去。

“嗯,”苏惜凝点点头“我已经和县主说过了,一出孝期,就请皇上赐婚,到时候还得你去和皇上说。”

花弗做出了农具,提高了农收,又改良了弓箭,属实于国有功,皇帝也信守承诺,封她做了县主。

一时之间,连岳国上下但凡有些钱财的,也开始让家中姑娘识字学技,甚至还有让家中姑娘下田观察的,指望着女儿有朝一日,也能一飞冲天。

倒是花弗,她在成亲一事上并不算热衷,成了县主以后,依旧喜欢行走江湖,四处行侠仗义。

还是安哥儿死皮赖脸的追着,苏惜凝哄着,吉祥崇拜着,这才软了态度,同意嫁给安哥儿。

“这个好说,我之前就和皇上提过。”姜书宁点点头,想着等安哥儿成亲了,定要让他抓紧生个小的出来玩玩。

“县主既然答应了,安哥儿如今倒是也不急,只是宝哥儿,我这些年给他看了不少,他只说也要给老太太守孝,不愿娶妻。”苏惜凝叹道。

金元宝到底不是姜家的人,年纪又大了,哪怕不守这三年孝,也没人会说他,可他偏偏不愿娶妻。

“等出了孝,他也就没什么借口了。”姜书宁道“老金家就剩他一个,他心里有数的。”

“唉。。”苏惜凝忍不住又是一叹。

好在妙姐儿很快吃饱,又被乳母抱过来,姜书宁两个才分散了注意力。

只是第二日,这乳母就被换了,苏惜凝说,这人一心钻营,不顾孩子,不适合做孩子的乳母。

毕竟谁家好人家的乳母,把个刚出生的孩子喂饱了以后不放床上睡觉,抱出来给外祖父玩儿?

花弗如今有自己的住处,里面收留了不少被她救回来的姑娘和孩子,姑娘倒也好办,苏惜凝的绣楼和点心铺子都缺人手,毕竟分店开的多,倒是孩子不好办。

最后还是花弗求见了皇帝,让皇帝设下皇商之名,只要富商之流能每年上交十万两银子,就赐他们家皇商的名誉,并且宫里的买卖一律优先从皇商那里走。

得到的钱再以皇帝的名义开设学堂,收留些无家可归和想读书却没有钱的孩子。

皇帝本来就不是笨人,很快就把这皇商二字用的透彻,总共只有十个名额,每年交十五万白银与朝廷,宫里不仅逢年过节会有赏赐,每年过年还有皇帝亲笔赐福。

这个时代讲究一个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贱的,再有钱财万贯,也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有了皇商的名号,有了皇家的赏赐,自然就不一样了。

因此这十个名额,几乎让天下富商抢破了脑袋,最终是十家富商以一年二十五万白银竞争而得了这个位置。

其中求人送礼,又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皇帝有了钱,便将每个地方的慈幼院都加了书院,且只要是附近想读书的,都可以送去,一时之间,整个连岳国上下,无不赞扬皇帝。

富商得了名,皇帝更是名利双收,可谓皆大欢喜。